后记
林达
做出这本书,是多年断断续续自然走出来的结果。
好几年前,由于偶然机缘,在广播里第一次听到有关特莱津犹太儿童汉娜的故事,被深深打动,我们买了书,开始翻译,得到编辑吴彬的支持。在这段时间里,查阅了许多有关特莱津的资料,想搞清楚特莱津集中营运作方式的细节。因此给两本相关书籍的作者写了信,最后还是没有完全找到答案,在心里留下一些疑问。
被害的汉娜留下了四幅画作,我们因此开始去了解特莱津的孩子们学画的过程,阅读了孩子们的艺术教师弗里德的传记、巡回展内容和相关资料。在写了介绍弗里德的文章之后,我们迷上了特莱津孩子们的画作,于是开始收集刊登这些画的出版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除了画还有诗作留下来。那一年圣诞,我们经过华盛顿,特地去肯尼迪艺术中心,看犹太儿童合唱团演唱根据特莱津儿童诗作谱成的歌曲联唱和朗诵。
在这些年里,我们陆续把特莱津儿童画发给编辑朋友,只是希望和朋友分享一种心情。大致在二〇〇五年,三联书店筹备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六十周年的出版物,编辑想到了这些特莱津儿童画,提出选题,希望中国的孩子也能了解这段历史和犹太儿童的故事。她把我们平时传给她的儿童画,再传给了负责选题的汪家明先生。得到汪家明先生的支持,确立了选题,然后问我们是否愿意从现有的出版资料中选编一些画,写出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尽可能丰富的特莱津的真实故事,目标是做一本儿童读物;确定的读者群,是和画作者们同样年龄段的孩子——儿童、青少年,同时又希望,这本青少年儿童读物,也能在一定意义上适合成人阅读。
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正了解了特莱津的整个运作过程:一批犹太艺术家、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死亡威胁下利用特莱津提供的特殊环境,在松和紧之间,觅得一点点空间保护孩子的心灵。我们进一步读了在特莱津创作排练儿童剧的剧作者传记,听了儿童剧今天演出的一些录音,也惊讶地读到特莱津男孩宿舍中存在的杂志选集,并且发现,在战后主要参与保存和编辑出版这些杂志的几个幸存者中,有我们已经熟悉的汉娜的哥哥。而在以前翻译的《汉娜的手提箱》中,这些情节完全没有出现。在写作特莱津故事的时候,由于已经有了《汉娜的手提箱》一书,她的故事我们一笔带过,涉及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引出她哥哥的故事。接着,我们读了有关一批特莱津成人艺术家的故事。
有关纳粹种族屠杀的大背景,除了过去积累的阅读,我们还参观了华盛顿浩劫博物馆中有关纳粹从种族优生理论向屠杀过渡的展览,阅读了相关书籍,也采访了我们的德国朋友和犹太人朋友。这些资料综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个在大背景下的儿童青少年版的特莱津故事。
本书的画作是从我们可能得到的出版物和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公开的馆藏品中挑选的,初选之后,又请汪家明先生作出最后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兼顾画作的画面效果和反映孩子的生活。配诗的启发来自犹太人博物馆出版的《我再没有看到另一只蝴蝶》,也选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画和配诗。关于孩子的资料来自不同的参考书。这本书的文字写作部分在二〇〇五年就已完成,没想到出版社购买资料版权的过程不太顺利,直到去年才完成。《像自由一样美丽》,是编辑起的书名。这本书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相信所有参与制作这本书的人,都和我们一样,很长时间经历一种难言的心情。这本书的起点或许可以追溯到更早,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周围也在发生类似的故事,只是这样的故事不再有人关心,我们没有如犹太民族那样,执着地认为,必须把它记下来、讲出来。而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记忆始终还在那里。
第一次做这样的书,我们没有经验,可是在第一次印刷出来之后,感觉必须作一些说明。首先是,说明这本书的主体是特莱津儿童的诗画,事实上,也是这个主体叙述在直接打动读者,我们的文字只是一个补充和陪衬。另外,必须说明这是一本主要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书籍,因此对画作也附加了说明。在写作时确实有些困扰,在语气和描述上,要照顾尽可能年幼的孩子,历史背景因此尽可能做得简约,尽量往浅里写。我们想,这只是围绕特莱津犹太儿童的一个历史引子,假如有兴趣,少年读者会去进一步寻找更深的读物。关键是,希望让孩子们受到触动,对这段历史有所感悟,引出兴趣来。可是,这些故事的历史背景确实超越了儿童话题,所以,可能还是做得对儿童及成人两头都不够“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