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一笔生意,多少要靠点运气 (第4/11页)
这对寇连材来说是个很好的安慰,他抹抹眼泪抬眼看着古平原。
“还有就是,我住的屋后有一株大杨树,那下面埋了十串铜钱和七八两散碎银子。原本我还想结束流放回乡的时候买点土货带回去,现在都留给你了。马三他们要是再欺负你,你不妨给他们买点酒喝,别和他们硬碰硬。”
寇连材强忍着泪水在听,想到古平原走后自己无依无靠,身子不禁微微发抖。
“兄弟,我也没什么要说的了,总之你自己一切保重,千千万万等到我来接你的那天。”古平原拍拍寇连材的肩头。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等。只要有你这句话,我就有盼头。”
“那好,快点回去吧。我今夜就动身,要是有人看见你我在一起,只怕对你多有不便。”
寇连材答应一声就要走,当他走到门边时,古平原忽然想起一事,又急急把他叫住。
“兄弟,你要是再上山,别忘了给那棵槐树浇点水。”
“是,你放心吧。”古平原这话里藏着一件往事,其中牵扯甚多,让他至今余憾不息。寇连材知道此事的首尾,一听这话,也不由得追忆起过往,想到要和这么一位待己如同亲弟的大哥分开,再见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眼泪又流下来了。他不敢久留,一扭头匆匆而去。
寇连材不敢就此回屋,否则有人见了问起来“小寇的眼睛怎么红了”,那就大大不妙,于是一个人走到没人的地方散心。
安排好这件事,古平原放下心中一块大石,但也不能歇着。此时该他准备的只有一样东西,而这样东西能不能拿到,要到药铺去碰运气。
客栈旁边就是药铺,关外的药铺外面都挂着一支角旗,旗上画着个土黄色的虎撑。传说那是药王孙思邈的趁手家伙,药铺拿来摆在外面无非是往自家脸上贴金罢了。
药铺招呼人的规矩与别的买卖的不同,讲究的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为的是怕喊错了人,若不是主顾,还可以及早撤话,免得犯忌讳。
古平原往这家“通和”药铺一拐身,门口的伙计先拉个长声:“您……”看古平原真往里面走,这才接道:“请进,贵府哪位有恙?有方子吗?若是没有,我们这儿有坐堂的先生。”
古平原摆摆手,几步来到柜台前面,开口道:“我只抓一味药,可有鱼皮胶?”
抓药的伙计笑了:“这味药可没了,咱这柜上已经三个月没熬过鱼皮胶了。”
“哦,我到别处去买。”
“慢……慢,别处还要从我们通和进药,这里买不到,还到哪里去买?”伙计倒是好心,不让古平原跑冤枉路。
“这么说就买不到了?”
“鱼皮胶肯定是没货,但我们这有风干的鱼皮,您抓回去自己熬,只是多费工夫。”
这也可以。古平原拿了两大块鱼皮,说是鱼皮,其实特指鲨鱼皮,熬出来的胶冻是治风湿的好药,但此时古平原却是另有用处。他回客栈借了主人家的灶,自己生火架锅,用大火熬煮了半个时辰,熬出一小瓦罐腥臭无比的鱼皮胶。为怕走味,他还用桑皮纸紧紧糊住缝隙。
拿着这罐鱼皮胶,古平原回到自己住的屋子,把瓦罐往没人注意的角落一摆,自己不动声色在墙边一靠,只等点名。太阳一下山,去别处喝酒赌钱的人尽管意犹未尽,也要乖乖回来,否则就是违规,被拿住了要打板子。
点名本来是营官的细务,但营官不愿意到这臭烘烘的大通铺来,所以十有八九是派客栈的老板代劳。一双笑眯眼的朱老板一进屋,花名册还没拿出来,屋里立时就哄闹起来:
“我说朱老板,你拿的那是花名册还是账本,不是把你家的家谱拿来了吧?”
“那朱老板念的可都是他家的祖宗名字喽。”
“天天都是你来点名,爷们看腻了,换你老婆来。”
“换妹子也行啊,哈哈哈。”
朱老板点头哈腰,当兵的他惹不起,这伙流犯也是惹不得的主儿,真要是呛起火来,半夜客栈着把火,哪个知道谁放的。
所以他点名也不细点,一目十行,隔三两个点一个,只求快点完了事。
点到古平原,他不高不低地应了一声,今天晚上他不想惹任何人注目,但事情偏偏就找上门来。他答应一声之后,朱老板抬头一笑,冲着他点头:“古老弟,许营官有请!”
古平原心头一怔,营官入夜后叫流犯的情形以前不是没有,但都不是好事。最近一次发生在一个山东的响马“飞天彪”身上。此人一身的好武艺,施展起来十几个人近不了身。他被流配之后,依旧绿林习气不改,好为人出头,得罪了营官。结果一天晚上被叫出去,引到一处事先挖好的石灰坑,人落在坑里,石灰眯了眼,被抓上来打折了六根肋骨。营官故意叫人用水给他洗眼,烧坏了眼睛,大白天只能看到一米之外,人算是残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