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Attractive——情与爱的科学小秘密 第三节 女生,天生就是购物狂吗?
两性之间常见的误解,除了说话方式,还有一项是消费观 。
说到女人爱购物,每个男士都有吐不尽的苦水。平时小鸟依人的女友、老婆,到了购物广场,仿佛变了个人,看看这个店的衣服,摸摸那个店的包,逛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男同胞们往往是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深切地感受着浪费生命和金钱的双重痛苦。的确,表面上,商场里女性比较多,购物车里的东西也大都是女性的。生意人常说“女人的钱好赚”,这不都证明女生就是比男生更喜欢花钱吗?
然而,事情还有另一方面。2008年~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报告”显示,网购用户中,男性比例平均高于女性,网购人均金额也要更高。而且,如果按照网购花费的金额划分等级的话,等级越高,男性在其中所占比例也越高。在顶级消费者中,男性占比69.1%,是女性用户的两倍多。虽然女性网购时间长,但从销售额来看,男人的网购消费实力反而比女性更强劲。所以,让我们先把那些刻板印象抛开,看一看男女两性在购物这件事上,到底有什么样的实质差异。
在对于消费品的关注上,男女并没有什么不同。女生凑在一起,固然会更多地讨论衣服、鞋子、包包,男生不也一样会热议手机、相机、电脑吗?女生固然有时只逛不买,男生不也是经常在网上干聊各种车型的优劣吗?难道他们每辆都买过?问题的关键,是男女对于“逛街”的理解不同。男生并不是不喜欢花钱购物,也不是不喜欢讨论消费,他们只是单纯地不喜欢逛街,因为逛街的目的性不强。 同样是出门购物,男生是“买”,女生是“逛” 。女生通常计划性和目的性没那么强,比较能享受逛街本身的乐趣。 “逛”是前提,至于买到什么,一切随缘。所以女生对计划外商品的打折促销、新品推荐会比较感兴趣,就算买不到原计划的东西,也不会像男生那样焦虑。来都来了,还可以试试别的嘛,说不定有更好的呢;即使什么都不买,至少了解了流行趋势和市场行情,总是有收获的。
像这样的性别差异,其实是根植于人类社会最早期的社会分工。针对这一差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巴斯(David Buss)提出了“狩猎/采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农业文明前,狩猎和采集是全人类共有的生活方式,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两性分工,男性狩猎,女性采集 。自打人类告别动物界开始,女性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照顾孩子和收集食物上,男性则扮演猎人的角色。考虑到人类作为一个拥有20万年历史的物种,只是在差不多一万年前才进入农业时代,所以这种“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一定对我们的基因具有更深刻的影响。
这种分工,会对男女两性造成什么影响?狩猎的对象,是会跑会跳会伤人的动物。所以,男人在狩猎前需要准备充足,身体和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狩猎时要全神贯注,速战速决;狩猎后,满脑子都想着赶紧回家,彻底放松。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快、准、狠 。女性由于负责采集,需要在各种植物中不断寻找,分辨出可供全家食用的口粮,尽可能采集更多种类、更多数量、更好质量的食物。这项工作虽然不会像打猎那样激烈,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有可能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有可能收集到难吃甚至有毒的食物。所以,关键的技术在于“挑选”:一方面扩大选择的范围,一方面提高选择的技巧 。
你看,这是不是很像逛街?你没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获得特定的东西,但是“尽可能选到最好的”这个原则却始终不变。大大小小的商品柜台,对于女性来说只是丛林的一个变种,挑选和对比的本能依然存在,只是标准从“好不好吃”“有没有毒”变成了“颜色漂不漂亮”“手感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等。
进一步说,男生之所以普遍方向感比较强,也正是因为他们是在用“目的”来导航,而女生则是在用“路线”导航。比如说,男生会先确定东南西北,然后向目的地的大致方向走;而女生会在脑子里构建一条由具体事物(比如这里有家咖啡厅,对面有家花店)组成的路线,然后沿着其中的地标走。有句调侃的话说:男人永远读不懂女人,而女人永远读不懂地图。其实这是因为女生根本不看地图,她们更喜欢记住具体的标志物,而不是抽象的方位。实时大脑扫描表明,女生找路时更多地是使用负责高级思维功能的额叶区,而不是基本定位功能的海马体。有趣的是,在人为提高睾酮水平后,女性会更多地动用海马体,从而增加方向感。这也进一步印证,两性在方向感上确实有生理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