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慈悲(第3/10页)
潘爸,你不用找老婆的,将来你老了我们养你。
小普木们安慰他:我们会好好读书的,将来我们会挣很多钱,到时候我们给你养老,喂你吃水磨糌粑……
有这样想法的藏族孩子有十几个。
他们大都是孤儿或单亲,目前由老潘的书店收养着。
(四)
收养的孩子里,身世最苦的是丹增白姆,上初三,成绩很好。
白姆上小学时阿妈去世,阿爸后来亦病故,死于胃溃疡。
唯一的亲人是舅舅,亲人不亲,舅舅把她送进城里当保姆,让这个10岁的孩子去照顾一个1岁的孩子。
路不平有人踩,那时候站出来的是老潘,他找了校长又找乡领导,终于逼着舅舅把孩子送回了学校。
刚回来时的白姆被人剃了光头,戴着帽子,低头不敢看人,已经有了自闭症和抑郁症倾向。老潘把孩子安排进教职员工宿舍生活,认真地帮她补课,每年暑假都让她到书店里帮忙。
说是帮忙,实则变相地保护,以防她再被舅舅送去当童工。
白姆很依赖老潘,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只和他说话,只冲他笑。
…………
最爱和老潘微信聊天的是斯曲卓玛。
她上小学六年级时被老潘收养,如今已上了大学,学动物医学专业,在西藏大学林芝分校。
卓玛有癔症,压力一大一紧张即刻晕倒。好些年里,只要老师一打电话,老潘立马功夫熊猫一样连蹦带蹿地往学校跑,他背卓玛去医院,一背就是好多年,从小学背到高三。
高考那天,每一位监考老师都收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好,我是斯曲卓玛的爸爸,如果我女儿在考试期间晕倒,请随时给我打电话,我在学校门口守候。
那天守在大门外的老潘借了一双运动鞋,随时准备狂奔成一匹野马。
很奇怪,斯曲卓玛上了大学后再没有晕倒过,她现在在学校社团里很活跃,在学生会担任了很多工作。老潘每天都会收到卓玛的微信,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啥都愿意和他说。
收养的孩子里好多考上了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的次仁曲珍、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拥中措姆、吉林农业大学的尹昊……还有许多即将考上大学的孩子,比如在双湖县读书的嘎石秀,在南木林县读高中的次仁德吉,等等等等。
每一个孩子考学填志愿时,都会征求老潘的意见。
每一次他都会结合他们的喜好和性格特点,帮他们规划未来。
考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老潘不让孩子们考虑学费多少,一切自有书店承包,他按月给孩子们汇生活费,每人每年最少5000元。
女儿们学习都很努力,儿子们努力的少,他毕竟是凡人,没办法永远把情绪控制好,有时候也会在电话里发飙:穷不丢人,懒才丢人!
他留刀:你给我等着,等你回拉萨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真回来了,也就不舍得收拾了,瞅着那一个个长高长壮了的身板,他叼着烟斗忍不住地笑,怎么也板不起脸来。
寒暑假时孩子们从各地赶回拉萨,书店就是家,老潘不让他们闲着,每人每天发50元钱工资,让他们在店里勤工俭学,变相地发零花钱。
孩子们闲不住,集体帮老潘换被罩洗衣裳,老潘弹琴时他们在一旁听着。
那几乎是老潘最嚣张最膨胀的时光——不论他唱什么歌,这些死忠粉都能忍受,末了还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回敬他。
2016年暑假结束时我去过拉萨,恰逢孩子们即将返校,一走又是半年才能回来。
老潘很动情,钢琴声很动听,这个文青大叔闭着眼睛唱《送别》: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他弹琴唱歌向来作死般矫情,那天也不例外。
这家伙那天把自己唱哭了。
所有的孩子都在哭,有的边哭边往外走,边走边说:爸爸再见。
(五)
老潘和孩子们的缘分由来已深,他曾是个支教老师。
我是说,那种真正的支教老师。
但他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在当支教老师之前,他是个自由摄影师,也拍片子也当导演也开公司,也曾经很有钱。
2009年他给自治区拍宣传片,拍来拍去拍到纳木错小学,追着孩子们拍他们踢足球,差点儿追出高反。
临走时曲桑罗布校长说:我们这里是高海拔地区,特别缺老师,有机会你们帮忙宣传一下,要长期的那种……老潘说:好,那明年我来吧。
这个重大的决定他瞬间就做好了,文艺青年爱冲动,他那时却并非一时冲动,他那时候的目的并不纯,有利益驱使下的私心。
和许多热衷支教的志愿者一样,老潘最初并未分清排序——主要是来成全那些孩子,还是来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