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1秒抓住别人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极其有限的资源,想要让别人认真听自己说话、迅速理解自己的意思,你就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无论是向别人介绍一个新方案,想得到对方的关注和建议,还是向下属布置工作、向客户推荐新产品,都可以运用到这一节所介绍的几个方法。
用“基础模型”,让对方秒懂你的意思
我们对一个陌生事物的认识,
始于“大致归类”,
而非“精准描述”。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公司的活动策划,跟同事讨论企划案时,常常觉得他们很难理解我所描述的场景到底是怎样的。我该怎么讲才能让他们快速理解我的想法呢?
常见的说法:“这次的活动企划,就是……(讲细节)”
更好的说法:“这次的活动企划,类似于你们知道的那个×××活动,主要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分别是……”
?•为什么要这样说
想要迅速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就不要从细节着手,而要从“基础模型”着手。这是因为,我们对一个陌生事物的认识,始于“大致归类”,而非“精准描述”。在帮助对方进行初步的归类和定位之前,直接给细节,反而会让人徒增困惑。
比如说,你自己策划了一个活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流程,觉得很清楚了。具体到主题怎么宣传、嘉宾怎么邀请、场地怎么布置,甚至门口的展板怎么摆放,你都胸有成竹。可是这时候,向别人描述你的策划案,要从哪个细节开始呢?如果先说嘉宾,对方可能会问“请得动这些人吗?”如果先介绍主题,对方又会担心“能找来有分量的人物镇住场子吗?”没有整体的认知,任何细节本身带来的问题都比解决的疑惑多。
而且最关键的是,从认知规律来说,没有任何人,能够从细节出发,快速搭建起一个整体的认知。就好比“盲人摸象”,就算你把细节拼凑在一起,别人也不一定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可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给出“基础模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比如,你一开始就讲:我要策划的这个活动,是我们这个细分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大家立刻就能明白,你是想建立一个长期的、有固定议程有主题的、基于会员准入体系的高端论坛。即使你在很多方面跟“达沃斯论坛”差得很远,至少也可以让大家先有个概念,然后再修修补补、逐渐细化。
要知道,人和人永远都不可能正好处在同一个频道上。你心里清晰明确的观念,在对方听起来却是云里雾里,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所以你先别急着灌输自己的新观念,而是要想想别人心里已经有什么旧观念,其中又有哪些可以用来说明你的新观念。对旧观念稍作加工,是让对方秒懂新观念最简单的方法。
举个例子,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编剧,经常要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电影拍出来之前,先让投资人有个直观的印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手里只有剧本,而空口说白话的介绍,很难让人体会电影的氛围。而这时候,他们就会使用“基础模型”这个办法。
比如说,1979年上映的经典恐怖电影《异形》,从剧本上说,是一个以太空为背景、恐怖的、有怪兽的电影。可是单看这些元素,你会想象出什么东西呢?很难说。是像《星际迷航》那样充满未来感的、色彩鲜明的太空风格?还是像《银翼杀手》那样,凸显出末日后的苍凉和荒芜?而这里面的怪兽,应该是《星球大战》里的大毛怪楚巴卡那种?还是《地狱猎犬》里那种三个脑袋、浑身黏液、牙尖齿利的形象呢?只看剧本,实在无法确定。
那么,怎样迅速建立投资人、制作人、导演、演员、服装师、美术设计等人的“共同想象”呢?《异形》的编剧,在介绍剧本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什么是《异形》?就是太空版的《大白鲨》!”
这句话一出口,大家马上就对《异形》有了共同的想象。至少会知道,这部电影里的太空不是鲜艳、华丽的亮色调,而应该是像深海一样阴暗、具有压迫感的暗色调。怪兽的设计,应该像大白鲨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剧情的走向,应该也是集中于营造心理恐惧,而非渲染视觉形象上的冲击。这就是“基础模型”的效果——让不熟悉某个概念的人们,立刻产生一种共通的认知。
+•延伸思考
使用“基础模型”时,要特别注意,在别人理解了你想传达的大致观念之后,接下来就要强调细节上的区别。这样做,一来是突出你的新意,不跟原型混淆;二来也可以让对方的理解更为精准,避免先入为主的误解。比如,《异型》固然可以说是太空版的《大白鲨》,但是在跟美术设计谈怪物的造型时,一定要强调这毕竟是“太空版”,脑洞得开得更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