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天地与见自己李煜(第2/3页)

李煜在短短的人生中共经历了两次命运的转折,一次是继位,一次是亡国。两次转折,将他的人生分成了三段。第一段,他是自由快乐的皇子;第二段,他是面临内忧外患的皇帝;第三段,他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国家不幸诗家幸”,“文章自古憎命达”,这两句话倒真是李煜一生的写照。当他还是皇子甚至后来做了皇帝时,他的词优美飘逸,浪漫华丽,香软甜腻,“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从金碧辉煌的宫廷到如花似玉的红颜,写得珠光宝气,生机勃勃。而当李煜成了亡国君阶下囚,他的词风转为沉郁哀婉,哽咽悲啼。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望江南》

江南的富庶繁华唯有在梦中出现了,醒来后,只剩下纵横脸颊的泪水,和着悔恨难言的心事独自吞咽。从此,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成为了李煜写作和生命的主题,也成就了他“词帝”的美誉。李煜最为人耳熟能详的几首词全部作于这一时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

绵绵的春雨,五更的寒冷,让这位昔日的帝王备感凄凉。他在梦中忘记了自己已经变成了“客人”,醒来之后才又重新记起自己俘虏的身份,不禁感叹只有在梦中才能得片刻的欢愉。下片写不要独自凭栏远眺,无限江山,却再也望不到自己的故国了。想到从前的生活和如今的处境,真是天上人间的差别。

亡国后的李煜写了很多词,总是绕不开“故国”与“梦境”,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都是此类的翘楚。当然,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虞美人》及该词创作前后的种种传说。

南唐灭亡后,李煜名义上被封“违命侯”,实际上就是被软禁的囚犯。凄风苦雨,门可罗雀,很少与外界接触。有一次终于来了个旧臣徐铉,李煜一时激动,觉得总算能说说心里话了,于是拉着徐铉的手推心置腹,感慨错杀林仁肇,落得如此下场,抚今追昔,悔恨难平。徐铉临走时,李煜还叮嘱他有空常来坐坐。可惜,贰臣终究是贰臣,徐铉竟然是宋太宗赵光义派来的“卧底”,回去之后把李煜的思想情况如实上报了。宋太宗颇不高兴,这李煜整天跟旧臣们诉衷肠,很容易煽动故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威胁自己的统治。从此心里存下疙瘩,打算找机会把李煜解决掉。

当然,也有传说宋太宗最终除掉李煜,主要是看上了李煜的小周后。有说花轿抬走小周后,旬日才返。小周后深爱李煜,所以回来后跟李煜抱头痛哭。宋太宗为了断绝小周后的情丝,索性下狠心把李煜给杀了。也有说是因为宋太宗本身喜欢诗词,但写得总没有李煜好,因妒生恨,完全是“文人相轻”。无论什么原因,人为刀俎,李煜总是免不了一场厄运。

就在徐铉探视不久后,李煜迎来了自己四十一岁的生日。这一天恰好是浪漫的“七夕”。酒入愁肠,作为词人的李煜战胜了曾为皇帝的李煜,推杯换盏中,他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命故伎作乐”,与她们共诉亡国之痛,并蘸着辛酸血泪写就了传唱千古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宋太宗被李煜怀念故国的情绪激怒,当夜赐下毒酒。相传毒药为马钱子,服后全身抽搐,头脚蜷缩直至死去,状极痛苦。李煜死后被宋太宗追封为吴王,但小周后终是不能忘情,悲伤过度,不久便香消玉殒。一首《虞美人》成就了李煜的千古盛名,也成了他的夺命词。

算起来,李煜从亡国到去世不过三四年光景,但这段时间的代表作最多,词学成就也最高。这些词都是从寻常情景入手,写春花秋月,写落花流水,写寒风冷雨。自然中最熟悉最平凡的情景,在李煜的笔下,变得别有况味:说不出的浓愁,化不开的忧郁,道不尽的楚楚动人!

自晚唐五代始,民间词开始逐渐转到文人的手中,抒情词数量随之大增,但雕琢词句产生的空浮乏力之气也越来越明显,几乎令“词”走上末路。直到后主李煜的出现,词学发展才产生了质的改变。尤其是李煜的后期词,音调通畅不拗口,语言朴实不弄典,更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融入词中,开阔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内容,对后来宋词的繁荣昌盛贡献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