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桃源(第2/5页)

元曜有些担心猞猁,道:“玉鬼公主没有受伤吧?”

离奴还未回答,森林的另一边传来了一声声猞猁暴怒的狂吼,雄浑激昂,精神充沛。

元曜、白姬放下了一颗心。

因为害怕惹来猞猁,白姬、元曜、离奴不敢再做交谈,他们小心翼翼地踏着月色,悄悄地回别院了。

别院中,王贵、朱墨都已经睡下,十分安静。

白姬、元曜来到书房中,王维仍在昏睡,元曜点上灯火,掏出怀中的桃核墨,放在王维的枕边。

白姬看见桌案上陶渊明留给王维的告别诗,笑了,道:“这一首诗,今晚用不上了,还是明天再给他吧。”

白姬将诗折好,收入衣袖中。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白姬、元曜、王维、陶渊明来到野外登高望远,王贵、朱墨一个挑着食盒,一个拿着行李跟在后面,离奴拎着一条大鲤鱼也跟在后面。

正是重阳节,来郊外登高怀远的人很多。白姬、元曜一行人登上一座高山,尽览一川平野,十里丹枫。他们见这里的景色很美,决定就在此饮酒赏景,王贵、朱墨在一棵老松树下铺上毛毯,摆上食物、酒具、以及笔墨纸砚。离奴在一边挖了一个坑,拾了一堆柴火,开始烤鱼。

白姬站在山边望着远处的白云,元曜坐在毛毯上提笔酝酿关于重阳节的诗,王维捧着菊花酒与陶渊明对饮,十分开心。--这是他们从缥缈阁中偷来的一天,他们想在离别之前做一些快乐的事情,那么分别之后也不会悲伤。

元曜写好了诗,摇头吟道:“丹枫石桥山色深,重阳登高酹芳樽。自古名士多寂寥,美人香草寄诗魂。”

白姬听了,笑道:“诗倒是不错。不过,要改四个字,才应景。”

“改哪四个字?”元曜笑道。

白姬道:“既然是重阳节,当然少不了茱萸叶,菊花酒,后一句当改作‘自古名士多寂寥,茱萸菊花寄诗魂’。”

王维和陶渊明也笑道:“不对,不对,后一句应该改作‘自古名士不寂寥,因有知音寄诗魂’。”

白姬觉得“茱萸菊花”好,王维和陶渊明觉得“不寂寥”更佳,元曜觉得“美人香草”意境更美,三方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离奴一边烤鱼,一边吟道:“自古离奴不寂寥,大火烤鱼香喷喷。”

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吹来一阵桃红色的大雾,笼罩了山头。白姬、元曜、王维、陶渊明都被红雾包围,看不见踪影。在不远处喝酒、吃重阳糕的王贵、朱墨大吃一惊,十分害怕。

红雾很快散去,王贵、朱墨朝松树下望去,但见一应东西都还在,只是白姬、元曜、王维、陶渊明不见了。不过,离奴还坐在火边烤鱼,专心致志。

王贵、朱墨飞奔到离奴身边,慌张地问道:“你家主人和我家郎君他们去哪里了?!”

离奴气定神闲地道:“阿绯把他们带走了。”

“阿绯是谁?”王贵问道。

“一棵桃树。”

“?!!”王贵和朱墨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白姬、元曜、王维、陶渊明行走在红雾中,虽然看不清周围的景色,但可以听见溪水潺潺,鸟鸣啾啾。

不一会儿,红雾散去,元曜发现他们正走在一条溪水畔,周围是大片大片的桃花树林。桃花吐蕊怒放,灿如云锦。

一阵风吹过,桃花瓣纷落如雨。

白姬在桃花雨中转了一个圈,桃花瓣落在她的裙子上,头发上,十分美丽。

元曜张大了嘴巴,道:“桃花……秋天怎么会有桃花……”

王维和陶渊明相视一笑,道:“也许,我们到了桃源乡。”

白姬、元曜、王维、陶渊明逆着清溪向上走。过了不久,一片炊烟袅袅的村庄出现在众人眼前。村庄中约有几十户人家,茅屋竹舍林立,整洁而简朴。田陌中,青壮年男子在耕种;桑树下,少女背着竹篓在采桑;池塘边,小孩子们嬉闹玩耍;庭院中,妇人正在纺纱,老人在编制器物。男女老幼往来村中,笑语喧喧,不闻俗世纷争,没有红尘悲苦,一片世外仙乡般的宁馨安然。

王维对陶渊明道:“先生,我们找到了桃源乡。这就是桃源乡。”

陶渊明笑了,道:“摩诘实现了承诺,找到了桃源乡,我们一起看见了桃源乡,我也可以没有遗憾地离去,摩诘也不必再有遗憾了。”

王维心中悲伤,流下了眼泪,道:“先生……”

元曜有些不可置信,他揉了揉眼睛,再一次向村落望去,顿时看见了奇异而惊悚的一幕。

周围根本没有桃花,只有许多枯树。前方根本没有村落,只有几十座荒塚。乱葬岗中根本没有人,只有一些狐狸、獐子、松鼠、野兔、山鸡往来其中。

元曜悄悄地对白姬道:“这明明是乱葬岗和一些动物,哪里有桃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