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章 不孝之子

方宏球本次来的目的是想在他们老家的县城开一个直销店。

他的老家在雷州半岛的许文县,正对着海南岛,在东广省属于经济不怎么太发达的地区。

万峰在想这家伙能发挥什么作用,想来想去也没想出方宏球到底能干点什么。

“你想卖什么?”

“我想卖传呼机和手机。”

对方宏球来说这也算是老本行了,当初他倒腾的电子表计算机也是电子产品。

华光的传呼机和手机直销商在全国仅仅有五百多家,而且大多都在一线和二三线城市,三线以下的城市还真没几家。

无他,传呼机和手机的运营成本非常的昂贵,开一个直销店没有五十万的启动资金还真支把不起来。

一般人根本比划不起。

一台手机的提货价就上万块,一个店里怎么不得有个三四十台,否则那叫店吗?

“传呼机和手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你手里有这么多的钱吗?”

“我手里还有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可真心不多,连铺货都不够。

“你有店铺吗?”

“在县城里有一间店铺,以前做买卖用的,这两年租给别人了。”

方宏球所在的许文县和海南岛隔着一个海峡,万峰隐隐约约感觉他所在的地理位置将来能发挥出作用,但具体能发挥出什么作用现在他还想不起来。

“我给你写个信,你到尚海去找一个叫谭胜的人,你在尚海拿货会比到这里进货缩短很多行程。”

“你在尚海也有铺面?”

万峰摇头,挥笔写了一封信:“你到那里就知道了。等我再打个电话,他会安排你的,可以赊给你二十万份额的货。”

方宏球手里二十万的本钱确实不好干什么的,万峰赊给他二十万的货。

如果这货把这二十万的货吞了也就吞了,二十万而已。

方宏球吞了二十万的货就等于丢了二百万乃至两千万的资产,谁多谁少一个老江湖万峰不信他看不明白。

方宏球自然也知道他二十万的成本真的进不了多少货,万峰敢额外赊给他二十万的货,他很感动。

万峰留方宏球吃了午饭,然后安排了一辆拉货的货车把他捎去渤海。

送走了方宏球以后,万峰想起从自己去黑禾到栾凤生孩子这半个多月的时间赵刚把他的收录机厂忙活个什么样了。

赵刚租的厂房在南湾里,原来的一个配套厂,因为发展的原因,厂房的面积不够用了,老板就转移到东山工业区去盖了一个大的厂房。

这个厂房他是准备留着以后但仓库用的,万峰出面租了下来。

厂房的占地面积一千平左右,确实小了点。

但暂时安置这个小厂还是够用了。

厂房和设备在半个月前已经布置完毕,万峰到来的时候,车间里顾红忠正在给招来的六十名工人讲解他们要生产的产品构造。

产品是他设计的由他来讲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本来培训这些员工是轮不到顾红忠这种大神级亲自出面的。

考虑到车载收录机厂的三个老板和万峰的实际关系,顾红忠还是亲自出马了。

这台收录机其实说起来还真不复杂,买现成的收音机机芯和放音机机芯,然后做一个壳子装到里面用线连接上就万事大吉了。

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车载收录机里的录音功能几乎没什么卵用,因此直接就上单放机芯就可以,这样成本上还会再节省一些。

原本要培训一个月的员工,由顾红忠手把手教,再加上招收的这些人都是有一些家电基础的人,所以半个月也就可以上岗工作了。

万峰到来的时候,正好是正式开工的日子。

暂时也没什么流水线,就是一人一个几台靠焊接组装生产。

第一台车载收录机完成的是一个小姑娘,看样子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样子,是从技校电子系结业的。

顾红忠仔细地检查了这个小女孩的产品,然后又接上电源试验了一次,完全合格。

这样,车载收录机厂就算是正式开工了。

南湾集团一年需要三十万台车载收录机,那么这个企业一天要生产出近一千台收录机。

兄弟车载音响厂招收了六十名员工,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才十五六台而已,如果一个熟练工,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定额。

这台车载收录机的总成本是一百三十元,万峰给的采购价是一百七,一台有四十元的毛利。

除去人工利税电费和一些叫不出名的费用外,一台机器怎么也能有二十五元的净利。

按照这样的算计,这个企业一年有七八百万的利润不在话下。

当赵刚弄明白他们一天赚多少钱后,笑得像二傻子似的。

“原来开企业就这么简单呀?”

万峰一个白眼扫过去,简单?那是有我给你张罗,否则哪来那么多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