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杭州少爷

却说赵观成年后,身形高挑,容貌俊美,风流倜傥,年轻百花门人对他倾心爱慕的不在少数。在青竹等长老商议之下,认为门主不应与属下弟子有何暧昧关系,以防争宠吃醋、偏爱回护等弊端,五人便与赵观订下规条,并在这上头对他管得极严。赵观倒也从善如流,不去招惹门中姑娘。唯一的例外是丁香;丁香曾为姬火鹤的婢女,对赵观一片忠心,赵观当上门主后,丁香便做了他的随身丫鬟,服侍他起居,昼夜不离。赵观正当少年,血气未定,不免和这忠心的俏丫鬟结下一些雾水情缘。青竹等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不闹得过分,便任由他去。

这年秋季,赵观带着丁香去北京城视察青竹新买下的怡甜院,见青竹将那院子打理得妥贴完善,甚是放心。他才回到杭州江家庄,家丁崇福便来报道:“昨日刘家四少爷下了帖子,说中秋夜在他家园子聚会赏月,广请杭州城内名门子弟,请大少爷一定要赏光。”

赵观笑道:“我也算是杭州城的名门子弟了!这热闹怎能不凑?丁香,你跟我一起去吧?”丁香抿嘴笑道:“少爷在城内的名声原本便不怎么佳,若再带个丫鬟去赴宴,也未免太不象样了吧?”

赵观道:“你不肯陪我,那就算了。崇福,你帮我打听打听,都有些甚么人会去?”崇福甚是乖觉,说道:“我早替少爷问过啦,刘四少好客,这回城里的富宦子弟、武林世家、帮会人物都请到,总有五六百人,听说场面摆得很大。何家大少爷、司徒公子、傅员外的三个公子、炎暑山庄盛家兄弟、汪家大少爷都说会去。”赵观点头道:“都是老相识。好,你替我回话给刘四公子,说我一定到。”

他在杭州的两三年间,在风月场所结识了不少城内的官宦富商子弟。当时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无不喜好上青楼宴饮买醉,因此十个子弟中赵观倒认识七八个。刘四少便是赵观在百花门下的青楼“七里香苑”认识的。刘四少的祖父中过进士,当过大官,因此刘家称得上是书香世家;他父亲转而从商,买卖丝绸布疋,又成为杭州数一数二的富商。刘四少自己读书不成,学商也不行,偏偏喜好侠义,少年时便拜在炎暑山庄二爷盛赴的门下学武。但他资质平平,学武也没甚么成就,只喜爱仿效剑客到处打抱不平,常常惹上麻烦。横竖他家里有财有势,天大的麻烦也总能替他挡着。一次赵观碰上刘四少在七里香喝酒赏妓,上去和他攀谈,称赞他侠义勇敢、武功高强,刘四少极为高兴,将他引为知己,之后两人便常结伴上青楼宴饮。

却说中秋傍晚,赵观坐轿来到刘府。但见府门灯火辉煌,来客如流。一个家丁识得赵观,忙将他引进府内。只见几百顷的园子中搭起无数帐幕,幕中桌上放满各样酒水瓜果、山珍海味,任客人取用,极尽奢华。东首一班戏子正演出“牡丹亭还魂记”,台前观众或站或坐,总有五六十人,看到精采处,鼓掌喝采声如雷响起,煞是热闹。

穿过几层月洞门,来到后进,气氛便又不同;此处丝竹流转,幽雅悦耳,树间挂着罩纱灯笼,极为雅致风流。那家丁引赵观来到一间凉亭,却见到刘四少和何家大少爷、司徒公子、傅家几个少爷等都在亭中,十多个杭州名妓围坐侍酒,一个以歌喉出名的妓女正抱着琵琶,莺莺呖呖地唱着一支小曲。

一曲才毕,众少爷都赞不绝口。赵观也识得那歌妓,拍手笑道:“好,好!妙娘的琵琶曲,等闲不能听得。刘四哥,你好大的面子,将妙娘也请到了。”

刘四少见到他,甚是高兴,说道:“江贤弟,你来得正好。我们正想行酒令,请你来当酒令官罢!”赵观笑道:“你可得拿上好的酒出来,我才肯做酒令官。”他和座中各人都相识,互相招呼了,在桌旁坐下。

刘四少笑道:“有江大少在,我怎敢不奉上珍藏的佳酿?”吩咐仆人去取酒来,又起身去亭外摘下一枝桂花,交到赵观手中,说道:“我们行传花击鼓令,妙娘,请你负责击鼓。”妙娘娇声答应了。

赵观接过花枝,从仆人手中接过酒壶,满满倒了一杯,仰头喝干了,笑道:“好!这是十八年的女儿红,千金难买,刘大少果然慷慨。咱们这就开始。”当下板起脸,说道:“酒令官有言,在座尽听令。本酒令官有三道律令:第一,传花击鼓,鼓响三通,仍不成句,罚三满杯。第二,句不通顺,须罚杯数,依令官裁断。第三,令出不可违,争议违抗者,一律罚十杯。”众人都称好。

赵观道:“好!第一道令来了。”抬头望天,说道:“这是个四声令,每人对一句,每字须按声韵。这四个字是‘皓月当空’。”当下将花传给刘四少。花鼓声中,刘四少想了一阵,才道:“笑靥清波。”赵观笑道:“好!刘四少不愧风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