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第2/6页)

我对丹紫成讲了这段“公案”,丹紫成眼角眉梢都在笑,却又不敢笑出声来显得对师祖不敬。我弹了他的脑门一下:“你先别笑,知道进庙门的规矩吗?”

丹紫成:“要磕头吗?否则会挨砸?”

“你我并非佛门弟子,但为师也曾与佛家高人有缘,应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相当年芜城广教寺葛举吉赞活佛招集修行同道叫我去广教寺问话,那是我第一次进寺庙。我进门之后也曾对佛礼拜,以示礼数和尊重。但我没有焚香叩首,因为我非佛门中人。……你可以不信奉它,但你不能不尊重它,进了佛门就要那样,否则就不要进去。”

丹紫成:“明白了。烧香磕头就规规矩矩地烧香磕头,要么就老老实实做个游客。想和菩萨打招呼,就要有礼貌,最起码不能在人家门口耍怪。”

“知道就好,少林寺到了,我们进去吧。”

少林寺的山门与电影电视中所见一模一样,康熙御笔所书的黑漆方匾高悬。如果说与其它寺庙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工作人员不一样。这里的收票员、景点的看护员不是和尚,而是穿着制服的保安。

走过山门,是一条向上的坡道,两旁有历代碑刻。丹紫成对这些碑刻很感兴趣,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我一边走一边慢慢地讲解给他听。比如《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等。这里的碑刻不仅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宗教价值,还很有书法价值。这里不仅有苏东坡、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书写的碑刻,我们居然还发现了北宋权臣蔡京的题碑。

“蔡京不是个大奸臣吗?他题的碑怎么会在这里?字写的还挺好看!”看过《水浒传》的人恐怕都知道蔡京。丹紫成很好奇地问。

我答道:“不仅仅是好看。蔡京这厮是个书法家,才学也是不错的,不过终究是个奸佞小人。……说起才学,汪精卫也是很有才学,可惜他仍然是往古今来天下第一大汉奸。”

丹紫成:“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大汉奸,不是吴三桂吗?怎么又成了汪精卫?”

“吴三桂?那是《鹿鼎记》里面的说法,当时没有汪精卫。等汪精卫出来,吴三桂只能排第二了。……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人仅仅有才是不够的。修行人仅仅有神通也是不够的。”

丹紫成话接的很快:“少林和尚仅仅有武功也是不够的。”

“说的不错,有名有利还是不够,这里毕竟是禅宗祖庭!法澄大师想到这里来找衣钵传人,送回木棉袈裟,恐怕要失望了。走,找和尚去。”

到少林寺找和尚似乎不太容易,因为这里来来回回全是游客,说说笑笑指指点点,偌大一座少林寺比菜市场还要嘈杂。大殿旁的钟楼里又传来钟声,敲出的声音很是浮躁。走过去一看是几个嘻嘻哈哈的摩登女郎在交钱敲钟,这也是个旅游项目。

穿过方丈室,来到立雪亭。神龛上方悬挂着乾隆手书的“雪印心珠”,下面一个打旗的导游举个小喇叭在讲解,一对男女搂在一起照像,还一定要拍照者将神龛照进去。导游还解释道:“在这里拍照,意味着心心相印……”于是大家都抢着拍照。连丹紫成都皱眉了,向我嘟囔道:“师父要我进佛门守礼,可这些人没有一个守礼的。”

“他们是他们,你是你,他们又不是我的门下弟子,我管不着。”

丹紫成:“法澄大师能在灵隐寺敲风师祖的脑门,为什么不在少林寺敲这些人的脑门?”

“法澄敲你风师祖,那是禅机玄妙,如果敲这些人,那就真的是无聊了。”

丹紫成:“法澄大师在哪里啊?要不要找个和尚问问?”

“不必问,随我走就是了,有缘就能见到。”

游完少林寺,我带着丹紫成又去了塔林。塔林在少林寺西面约四百米,是历代高僧的埋骨之处,这里的塔都可以说是舍利塔,当然其中也有身骨塔和衣钵塔。总之这是一片很大的墓园,也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热闹的一片墓地。大人孩子说说笑笑,吃着零食呼朋唤友,还有不少人趁保安不备攀上古塔摆造型让同伴拍照。我想少林寺现任方丈圆寂之后一定不会寂寞,会有人经常踩着他的坟头拍照的。

在塔林中,我们看见了法澄大师。法澄还是老样子,很长的白眉毛,一脸孩子般天真的微笑。他正在劝爬上塔林照像的游客下来,并指着塔身上的碑刻讲解这座塔的来历——它是哪位高僧的墓塔,生前有何事迹与功德,曾留下什么样的禅门公案。老和尚讲得很认真,游客中有人不耐烦也有人很感兴趣,法澄讲着讲着就讲到了一指禅。我和丹紫成也凑到人群中听老和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