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二十章 十年一梦(第8/8页)
“阿拾,你告诉他,你是阿拾,你不是我的幻觉。”伍封捧着我的脸,急切地向我求一个答案。
我看着他,木然地摇了摇头,他的脸瞬间颓败,原本闪烁着点点星光的眼眸遽然隐入了黑暗。
“伍将军,逝者已逝,强求也是无用,不如放手吧……”明夷空灵的声音衬着摇曳的灯火,让此刻的一切犹如一场朦胧虚幻的梦境。
伍封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我的眉眼,他轻笑着,一如记忆中的温润。
我们就这样对望着,仿佛过了一世。
最后,他终于又变成了那个波澜不惊的秦将军伍封,他默默地朝明夷施了一礼,然后推开门大步走了出去。
我干涸了许久的眼泪在他关上门的一刹那,像不受控制的洪水从眼眶中奔涌而出。
夜尽,梦醒,人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昏暗、空荡的馆驿时,我才惊觉脸颊上的泪早已冰冷一片。
也许是时候离开了……
(第一册 秦国卷•完)
注释:
1.豆,古代盛肉酱、调味品或黍稷之类的盛食器,高脚,上有圆底浅盘。
2.五羖大夫百里奚,即百里奚,是秦穆公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羖,音同“谷”,意为黑色的公羊,在这里指黑色的公羊皮。秦穆公为了不让楚成王发现百里奚的才华,就拿五张羊皮,以奴隶的价格从楚国赎买了百里奚。百里奚也因此得名五羖大夫。
3.菰,音同“孤”,指今天的茭白。秦汉以前,茭白都是谷类作物,会开花结籽,人们取籽煮饭。南北朝以后,因为一种菰黑粉菌的侵入,茭白无法正常开花,继而茎部变粗,成为“茭白笋”。
4.姆师,古时以妇道教女子的女师。清梁章钜《称谓录•姆师》有记:“吕温文姆师教之,如琢美玉之易成。”
5.吊釜,没有底足的锅。
6.筍,即笋。竹胎、竹萌都是古时候对竹笋的称谓。
7.甲戌,战于艾陵,展如败高子,国子败胥门巢。王卒助之,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左传•哀公•哀公十一年》
8.春秋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称姓方式有二十几种,最常见的便是氏+姓、谥号+姓。春秋末年,姓氏逐渐合一,便又出现了新姓+名的称呼方式。
9.瑚琏,古代祭祀时盛放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商朝叫“琏”,用于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10.《东方之日》,出自《诗经•齐风》,男女相悦之诗。歌于此处,是为了致敬陈陶《陇西行》里的那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1.国人,先秦时期住在内城的平民,地位相对较高,通常是手工业者或是小奴隶主。有的地方,国人甚至有参政的权利。
12.野人,与后世表达的含义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野人是指生活在外城里的农民、奴隶。他们负责耕种、服劳役、向国家提供赋税,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地位极低。
13.箭服,亦称“箭室”或“箭箙”,古时用以盛放弓箭之具。
14.《子衿》,选自《诗经•郑风》。
15.六舞,古代歌颂帝王功绩的六支乐舞,分别是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汤的《大濩》和武王的《大武》。这六支舞蹈,是贵族男子必须学会的舞蹈,而女子和庶民是没有资格学习和表演的。
16.殽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27年,这一战使得秦晋两国彻底决裂。晋国胜、秦国败,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被晋国阻断。秦国转而向西用兵,结果“并国十二,遂霸西戎”,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17.筑,中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形似筝,有十三条弦,弦下有柱。相传,高渐离在易水边送别荆轲的时候,演奏的就是筑。但此乐器现已失传。
18.鬲,音同“立”,形状有些像三足鼎,但是它的三足是中空的,利于加热,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炊器。
19.《桃夭》,出自诗经《国风•周南》。
20.《礼记》有记:天子之妃曰“后”,诸侯之妻曰“夫人”,大夫之妻曰“孺人”,士之妻曰“妇人”,庶人之妻曰“妻”。
21.莞,蒲草。诸侯祭祀席,黼筵、缋纯,加莞席、纷纯,右雕几。——《周礼》
22.雷水解,《周易》第四十卦,“解”是卦名。该卦下坎上震,异卦相叠,其中“坎”为“水”,“震”为“雷”,所以叫“雷水解”。
23.缘边,衣裳之侧。广各寸半,则表里共三寸矣。——《仪礼注疏•卷四十•既夕礼第十三》
24.虎魄,古时对琥珀的称谓。
25.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宠姬骊姬为改立儿子奚齐为储君,陷害太子申生令其自杀,后驱逐包括重耳(晋文公)在内的晋国诸公子,惑乱晋国朝政数年。《国语•晋语二》载:“骊姬既杀太子申生……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