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百四十四章 那可都是我的钱

这一波舆论掀起来之后,那些不理解内情的中小家族的处境就相当糟糕了。

面对绝对的力量差,他们想要抵抗,却想到了刘备的铁腕作风,想到了之前司隶地区和并州地区那堪称残忍的军事行动。

如果他们不想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济州,只有一个选择——他们不得不放弃抵抗,交出奴隶。

于是在中山国、常山国和河间国三地,限奴令推行的非常干脆彻底。

甚至中山王、常山王和河间王三个宗王的王府都被刘备贯彻了限奴令,被当地官府派遣的人进入王府,将府中奴仆全部找出来,挨个点数,最后只允许王府保留二百名奴仆,剩下的都被遣散入民籍。

据说三个宗王对此颇有微词,很是不满刘备的行为,但是最终也没有说什么,而是选择了忍气吞声。

因为他们也知道曾经的安平王刘续得罪过刘备,于是在刘备有权势之后,就报复了他。

现在,刘续和他那一支的主脉已经被废为庶人,一家子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刘续一年前已经冻饿而死,家人多饿死、病死,并没有谁敢接济他,朝廷对此也熟视无睹。

而继承安平王爵位的是刘续的某个远房亲戚,他们还听说那个宗王每到佳节都会给刘备准备一份礼物,态度极其恭敬。

刘备的凶悍和手段以及强烈的报复心在宗室圈子里流传,大家都知道现在在雒阳做主的人就是刘备,他一声令下,想要找哪个宗王的麻烦,宗王本人是无法反抗的。

所以,与其给他找到了借口针对,不如老老实实的接受他的折腾,至少,还能保住王位。

宗王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呢?

除开三国之外,其余七个郡、国的限奴令推行效果则强弱不一。

这些地区担任郡守、县令的到底不是刘备自己人,宦官集团和古文学派的上层人物在这件事情上是口头支出大于行动支持,更多的人则是各有各的想法。

他们自以为知道刘备的真实用意,认为刘备推动限奴令是为了给大家牟利,是为了让官僚和大地主阶层得到更多的利益,打压底下那群土包子,不让他们向上侵犯上层的利益,所以他们愿意支持刘备的限奴令。

但是在具体办事方法上,他们则是全力打击那些没有地位的富裕家族,然后把他们的土地、财产和奴隶都收归己有,然后拿出一小部分交给朝廷,以示对刘备的支持。

在客观上,他们的确在打土豪,在执行限奴令,但是在结果上,土豪没了,他们肥了。

突出一个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的道理。

他们拿了绝大部分的好处,就把零头给了刘备,利润分润的层级上甚至没有到三七分,最多二八分。

他们八,刘备二。

比如在古文学派官员陈桥主导的魏郡之中,执行限奴令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办事方法,他们更加野蛮,接着限奴令的名头,哪怕是愿意接受限奴令要求的地方家族都不放过。

某些家族深知刘备的能力,不敢和朝廷作对,决定认怂,于是主动交出奴隶,只保留三个奴隶,试图以此躲过灾祸,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有官差上门抓人了。

理由是私藏奴隶不肯交出。

天地良心,他们是真的交出了奴隶,只留下限奴令里允许的数目,但是他们不管怎么交代,就是不行,官府就是要问罪。

杀人砍头,然后把他们的家产收归己有,亦或是和一些协作者分润这部分利益,最后在整体统计之后,拿出一成、最多两成交给朝廷应付一下差事,剩下的,私底下全给分了。

主导的官员、底下的小吏、官差,协助办事的大家族、亲属等等,有一个算一个,大家一起分润好处。

这群人借着刘备杀人杀出来的威慑,让这些不敢反抗的家族势力倒了血霉,突出一个黑吃黑、恶人自有恶人磨。

而这样的消息则通过刘备安排在冀州的情报机构传递到了雒阳,汇总到刘惠那边之后,上报给了刘备,让刘备知道了冀州那边的一些乱象。

说老实话,在此之前,刘备并没有想到限奴令还能出现这样的副作用,但是当这样的副作用明明白白的出现之后,刘备意识到,官僚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下限是没有的。

或者更准确一点说,他们本身就是下限。

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对仕途有更高追求的人,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会更加的注重效果,行事作风会稍微好一些,所以在司隶地区、并州和凉州,还有夏侯惇主导的幽州,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出现。

但是在冀州,这样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出现的地区很多,造成的额外的死伤也比较多,本质上是大恶霸吞并小恶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