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101章 【权倾朝野】

今日的朔望大朝并不会涉及具体政务,文武百官对此心知肚明。

主要内容有三件事,其一算是新君与所有朝臣的初次会面,其二是议定先皇的庙号和谥号,其三便是对之前的谋反进行最终的赏罚定夺。

刘贤不按常理出牌,先声夺人定下裴越的封赏,紧接着便在朝臣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之时,公布由两府重臣及一众文官拟定、他和吴太后反复商议之后确认的尊谥。

只听都知侯玉高声诵读道:“伏惟天地之大,化育之妙,不可淂而名。然圣人有乾元之称,大哉至哉之赞者,所以明其道德功用至盛极大无以复加也……”

“……灵御在天,功德高明,比隆日月,臣等谨遵古典徵谥法,大行皇帝尊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景皇帝,庙号高宗。”

谥文很长且晦涩艰深,武勋那边很多人听得一头雾水,裴越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年他的确读了不少书,可他从来不是字斟句酌,只是希望能够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

好在最后一句话他能听懂,随即情不自禁地生出一些感叹。

开平帝的谥号极好,仅仅逊于建立大梁的高祖皇帝,与太宗皇帝相差仿佛,远远胜过他的父亲中宗皇帝和兄长仁宗皇帝。

庙号高宗亦属于第一档的尊号,毕竟这个世界没有宋高宗赵构之类的人物。

其实裴越知道刘贤对此并不满意,他一开始主动提出来的庙号为世祖。通过史书上的记载可以得知,世祖皇帝虽然不是王朝的建立者,但一般都会开启王朝全新的时期,可以说是仅次于太祖和高祖的庙号。

但是两府重臣尤其是左执政莫蒿礼并不赞同,因为如今天下仍旧三分,强行给开平帝加上世祖的庙号,会让后世对此产生质疑。

最后还是吴太后发话,刘贤才肯退让一步,继而拟定高宗的庙号。

大梁高宗景皇帝,这便是后来之人对开平帝的盖棺论定。

……

谈及开平帝的尊谥,群臣免不了黯然神伤,毕竟过往的十七年里,开平帝在文武百官的支持下勤勉国事,让大梁成为三国之首。

因此接下来商议对谋反之臣的处置时,朝堂诸公颇为罕见地显露出同仇敌忾的氛围。

魏国公府夺爵,王平章被抄家灭族。

长兴侯府夺爵,曲江被抄家灭族。

定军侯府夺爵,罗焕章被处以绞刑,其子罗克敌追夺出生以来文字贬为庶民。

雄武侯府、汝南侯府、宣德伯府等等尽皆夺爵,蓝宇、刘定远和郭林喜等人被处以斩首之刑。

京军西营绝大多数武将和南营部分武将,皆被抄家斩首,罪行较轻者并不灭族,只处以流放北疆三州偏远地方之刑。

内侍省都知侯玉念得口干舌燥,殿内鸦雀无声,并无一人为那些叛臣求情说项。

裴越在听到罗焕章的名字时轻声一叹,他早已从罗克敌的口中得知他父亲的想法。

罗焕章与沈默云一样,早早便存了死志,因而无论裴越怎么抉择,对方都不会按照他的想法行事。

有罚便有赏,如此方为朝廷规矩。

随着侯玉开始宣读朝廷对叛乱中有功之臣的封赏,一些朝臣眼中不禁悄然浮现喜色。

按照刘贤此前对裴越的赏赐规格,此番论功行赏肯定不会轻薄。

首先便是开平帝在遇刺之后任命的一众辅政大臣,除去裴越之外,莫蒿礼、洛庭和韩公端皆有赏赐,其中莫蒿礼得到的是吴太后拿出来的一柄玉如意,以及刘贤亲自抄写的一本诗经。

盖因这位四朝元老已然三公在身,总不能提前就给他拟定文正的谥号或者让他配享太庙。

洛庭和韩公端年过四旬便得到三公之一的恩赐,自然引来无数文臣的艳羡。

禁军主帅李訾获封一等河间侯,襄城侯萧瑾和广平侯谷梁本就是一等国侯,此番也得到食实封的赏赐。

原西军长弓大营主帅、南安侯苏武和南军昌平大营主帅、普定侯陈桓勤王救驾有功,虽然爵位没有提升,但前者被刘贤任命为京军西营主帅,后者接任京军南营主帅。

裴越平静旁观,望着那两位中年武勋感激涕零地叩谢圣恩,不由得想起开平帝在临终前那段时间的费心筹谋。

他知道这二人与驻守江陵城的蔡迁类似,都是皇帝夹带中的人,也从来没有想过能从刘贤手中抢走这两营主帅的显赫军职。此刻他想的是自己崛起的速度太快,即便面前出现这样的机会,他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推上去。

北营众将不缺功劳,但资历实在太浅,出任一卫指挥使没有任何问题,想要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染指大营帅位自然是异想天开。

便在这时,侯玉略显尖锐的嗓音传入他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