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帝号纷纷(第2/3页)

“昔日秦、齐两国并雄于世,两王互相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可见秦有以地域称帝的打算。如今秦王一统天下,不如就称‘中帝’如何?”

一个博士引昔日齐秦互帝之事,推出“中帝”名号。

“中帝?”

“不妥不妥,以吾之见,或可称虞帝,亦或是益帝?”

另一个长须博士立刻否决对方提议,一口气想出了两个名号。

提出“中帝”名号的博士顿时眉头紧皱,质问道:“何为虞帝、益帝,典出于何?”

长须博士抚着额下长须道:“吾查典籍,知秦之先乃昔日之伯益。”

“伯益辅佐舜帝驯服鸟兽,被任命为‘虞’之职,所谓‘益主虞,山泽辟’是也。”

“之后伯益又佐大禹治水。大禹亡殁之前,欲禅让天下与伯益。可惜被大禹之子启用武力所夺,方有夏后氏一朝。”

“故天下本为伯益所有,今伯益后代,嬴姓子孙重取天下,这是上古就已经注定的事情。”

“追秦帝业之祖,得姓之祖,乃伯益也。不如就尊伯益之名,曰‘益帝’。或以伯益之职为号,曰‘虞帝’,此亦可称之为天命也!”

“益帝,虞帝?不够尊贵!”

众博士为了帝号再次相争起来。

谁都想自己鼓弄出来的帝号被秦王政采用,成为天下之主的名号。

故而纷纷贬低对方所取的帝号,同时吹捧自己想出来的,一时间众博士吵得口水横飞,唾沫四溅。

仆射周青臣听到眉头直皱。

七十个博士,七十张嘴,转眼之间,就冒了几十个帝号出来。

各个引经据典,争得不可开交,让他这个仆射也很无奈。

周青臣干脆转身,欲出博士学宫,出去透透气。

就在这时候,他看到学宫角落里正有个年轻人,看着那些吵得面红耳赤的博士们,脸上露出笑,笑中似有不屑之意。

周青臣眉头一挑,上前叫道:“叔孙通,众博士皆苦思帝号之事,你乃孔氏门徒,想来必有高见,当可说说。”

叔孙通,孔氏传人的弟子。

因为他的老师孔鲋推却了秦王政征辟,但又害怕秦王政发怒怪罪,就让弟子叔孙通前来咸阳受命。

不过不知道是秦王政心中生气,还是因为其他的缘故,这叔孙通并没有被任命为博士,而是为待诏博士。也就是等待被任命为博士的人,只能算作是预备役。

因为这叔孙通乃是孔氏门徒,所以周青臣对他颇有关注,如今看到这个年轻人脸上表情有异常,不由心生好奇,就开口询问。

听到仆射周青臣问话,叔孙通连忙拱手问好。

他略一犹豫,便说道:“吾闻上古帝王之前,尚有三皇为尊,曰天皇,地皇,泰皇。今观秦王之功业,已是上古帝者不能及也,不如取‘皇’字为号,方显尊贵可言。”

“皇?”

天皇。

地皇。

泰皇。

周青臣眨眨眼,感觉格局一下打开了。

……

和其他各公卿贵族,博士学宫等地方一样。

如今的大庶长赵佗府邸,也同样是人才汇聚,共同为大王的帝号献言献策。

赵佗虽然早就知道帝号之事的答案,但知道是一回事,中间的过程又是另一回事。

现在整个咸阳的人都在为大王的帝号苦思冥想,各公卿官署整日开会讨论,各种大会小会不断。

他赵佗自然也不能落后,也要和众军功同僚开会商讨此事才行。

这样才能显得他赵佗将大王的帝号放在了心中,为此尽心竭力思索呢。

此刻,府中灯火悠悠。

赵佗坐在上位,脸带微笑的看着府中众人,他也想听听自己麾下这些狗头军师们,到底能想出些什么名号。

诸人分别是涉间、郦食其、郦商、黑臀、西乞孤、钟离眛、卢绾等老部下。

其中郦食其以右庶长之爵,带着他的弟弟成功落户咸阳,成为光荣的帝都居民,在咸阳城中购房置地。

如今就是郦食其这个赵佗麾下最有文化的人,在为众人讲述秦国的先代古事,好从中寻找帝号的来源。

“秦之先,乃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又生子名大费。大费又生子,曰大廉……”

话到这里,卢绾抢先灵感爆发,叫道:“这么多大?看来大王的先祖都喜欢大字啊,那要不然就叫大帝!”

卢绾兴奋道:“大这个字多好啊,原来是大王,称帝后就叫大帝,意思简单,威武霸气啊!”

大帝?

主位上,赵佗眨眨眼。

他感觉“大帝”这个名号,历史上有人叫过似的。

卢绾话音落下,旁侧便有钟离眛说道:“既是叫大,那不如用太字。太者,大中之大也。就叫太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