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

“观此人行色匆匆,面有忧色。不像是佛门中人。”在那人走后,三位僧人中的一人讨论道。

另一人道:“若从红尘中行走,便难免沾染尘埃。何况此心原本鲜活,你我之修行也并非令其麻木,遇境自转,也属常态。此人虽行色匆忙,但行为做事有礼有节,是有修行在身的。不过说起来,自从周师兄入白马寺之后,修行甚勤,从未见他离开寺庙。今日此人是因何而来寻他呢?”

他们向来人看了一眼,暂时压下自己的疑惑,继续讨论起了刚才没有说完的话题。

而那一位白袍僧人来到练武场之后,却并未看到周迪,便找到一位正在喝水的人询问。

那人爽快地放下碗道:“哦,你说周师兄啊。这几日他并不在山中,同修若是有事,可以书信一封,我见到后代为转达。”

“可知多久之后回来?”

那人摇了摇头道:“只知他在出行前与方丈谈过话,兴许方丈会知道。”

“可否代为引见?”

“直接去便是!说自己是周师兄的朋友,就没有人会拦着你。当然,你最好是真有事。若是此次闹了乌龙,下次便不会有些待遇了。”

说着这人也给指了道路。

白袍僧人再次道谢后,前往了白马寺方丈所在的正殿。一路上也有僧人守路,当听说他是周边的朋友时,也都没有为难他。

就这么,他一路来到了方丈的面前。可是方丈却告诉他,一月乃至数月方回。在他向方丈解释清楚自己的来意后,方丈对他说:“此事亦可去大明寺找赵龙。”

白袍僧人双手合十,道了句“阿弥陀佛”后,便离了白马寺,直奔大明寺而去。

……

大明寺。

悠远的钟声在山间回响,如同这世间的风,带着股沧桑与亘古的意味。

在悠悠钟声中,涌动的人潮自山脚向山顶爬云,人数虽多,却从未有人声打破风与钟的寂静。这些虔诚的信徒们一步一叩首地在山路上行走,眼底与脸上满是宁静。尘世中的苦难压弯了他们的腰,泡苦了他们的嘴角,唯有这一片圣土尚能给予他们一丝清净。

来往的信徒虽多,却总有一些地方是他们不可踏足的。这些禁区,常常是大明寺的弟子们修炼与居住的场所。

佛山依偎着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而建,整体的走向宛如游龙一般,矫健而且灵动。

此刻在佛山一旁的山体上,有两个额头已发亮的和尚正看着那徐徐前进的人潮。他们二人内穿黄色七衣,外披赤色九衣,正是大明寺的监院和首座。

在他们二人四周,有五名内门弟子身穿棕黄色七衣,围成一个半圆,手持着佛珠恭谨而立。

首座对几名弟子指了指那浩瀚人潮问道:“他们为何而来?”

有弟子道:“尘世污浊,诸情相会,来的人皆为情所困,为时局所惑,心中忧愁。”

首座又问道:“心中忧愁,来我佛门何用?”

又有弟子道:“忧愁皆因为心有困惑,他们来我佛门,是为了给心中困惑寻找一个答案。”

首座道:“佛门典籍写尽人生奥意,他们所寻找的答案其实就在他们身边,何苦来此呢?”

弟子回道:“俗世生活难有片刻闲暇,佛门清静,可以净心。”

“善哉。”首座笑道,“伱们追求的一颗菩提心,便是这一颗纯净之心。可以忘却烦忧,抛却执念,甩开牵绊。唯有此心,可以助我们跳出小我,苦海回头。”首座顿了顿,又道,“但此心难修,多有人明知身陷苦海,苦苦挣扎,却执拗不回,又是为何。”

众弟子两两相觑,一时语塞。

这时,一位白了头的俗家弟子开口道:“情如猛虎,狂傲不羁,人人皆是骑虎者,非下虎不不能明理。”

首座道:“如何下虎?”

俗家弟子道:“两虎相搏之际,其人自下。”

首座又道:“下虎之后又当如何?”

俗家弟子回道:“修不动禅,不再上虎。”

闻声此言,首座欣慰一笑,举起手来对赵龙念了一句佛号。

在首座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监院,也抬眼看了这弟子一眼。他只见这弟子少年白头,目光清明,正是目光院中唯一的一位内门俗家弟子,赵龙。

他之前便偶有听闻这赵龙的事迹,一个从小村庄里长大的孩子,十八岁便入侠者境;后来大闹神教圣女的加冕仪式,并在教主韩三笠的压迫下逆势而上,堪破情劫;回山之后,闭关两年便一举突破至侠者小成境。整体表现的确很亮眼,所以也被几个师兄弟推荐到了这次落叶城机缘的考虑范围内。

当夜赵龙回到自己的居所后,看到桌面上放了两封信,一封是宗门安排去往落叶城的文书,一封是赵锋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