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则 药山看箭

举:僧问澧州药山惟俨禅师:“平田浅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麈?”药山云:“看箭!”僧放身便倒。药山云:“侍者拖出这死汉。”僧便走。药山云:“弄泥团汉,有什么限?”雪窦拈云:“三步虽活,五步须死。”

禅宗有其独自的修行方式,就是应机。剑与围棋,也是修行在一个“机”字,如云棋的妙机在取得先手,而剑的则是电光石火之机,但是围棋有围棋的形式,剑有剑的形式。其他如音乐绘画皆修行在一个机字,而各有其形式。禅的形式是问答与拟动作。如僧问如何射麈?药山禅师便说看箭,僧放身便倒,亦是一机接一机。要点是禅师的人完全像小孩,他骂人瞎汉,是他真的发了怒。他说看箭,是完全像小孩玩耍排人家的当真。

雪窦禅师颂曰:

麈中麈,君看取。

下一箭,走三步。

五步若活,成群趁虎。

正眼从来付猎人。

(雪窦高声云:看箭。)

但是歌舞有曲谱,茶道有格式,便如小孩排人家,下次玩耍时亦还是一样的做法,新鲜味惟在于每次的表演者。剑与棋要应于对方的出手,临机变化,不可拘于格式,但也是剑有几个基本的动作步位,棋有一套布石与定石,可被应用的。惟禅宗没有谱与格式,虽留有公案,但皆不是可被下次照样再演的。禅师用的拄杖、棒、拂子以及言语诗句,虽皆是造形的,禅师的拟动作如云:“看箭!”亦是行动的造形,但禅宗到底是于造形贫乏。原因是造形依于阴阳,禅宗却仍然信守印度佛教的昧于阴阳,而云因缘妄识。

老庄看来也像禅宗的没有自己的造形,其实老庄是有其理论的造形的,故可以直接被应用于文明的一切造形方面。禅宗是把一个“机”字以行动来造形化了,而没有把来理论的造形化。但禅宗的修行于中国文明真是一枝异草奇花;而亦像异草奇花的难留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