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桓温对前燕的北伐(第5/6页)
战役进程与桓温的失败
在晋军忙于开渠之时,燕军也在发起反击:下邳王慕容厉带二万燕军来袭,晋军迎击于黄墟,“厉师大败,单马奔还”[31]。《通鉴》胡注引杜预曰:“外黄县东有黄城,兵乱之后,城邑丘墟,故曰黄墟。”[32]其地约在当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可见战场在开渠工地的西方。史书未载这支燕军从何而来,很可能是洛阳到虎牢一带的驻防军。因为这里既要防范西方的前秦,也要防范南来的晋军,需驻扎重兵。但此战场在桓温主力以西二三百里,本应属于豫州刺史袁真的出击方向,说明袁真所部进军迟缓,未能起到配合桓温主力作战的作用。之后不久,桓温所部晋军又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保障了开渠工作。[33]
就在晋军挖掘渠道之时,郗超曾向桓温建言:这条渠道不可能开通,所谓“清水入河,无通运理”,所以应抓紧时间从陆路北上,强渡黄河后攻击邺城。[34]慕容暐政权为晋军气势所震慑,必然退回辽东地区,如此便可迅速光复河北。《资治通鉴》误将此议载于晋军已开通运渠,进入黄河之后,但那样郗超就不会声称从济水(清水)无法通往黄河了。郗超还提到“今盛夏”,也定然在渠道尚未开通的九月之前。桓温未采纳这一建议,才有了桓公渎的开凿。
不过,郗超另一方面的建议却很有价值。他认为,如果桓温不愿长驱攻击邺城,则应当在黄河南岸济水之滨构建长期屯驻的军事基地,囤积足够的军粮,因为今年的夏天行将过去,一直未能有充沛降水,只好等到明年夏天再展开进攻。他还提到,秋季即将来临,北方气温下降很快,而晋军士兵们多没有准备在北方过冬的衣物,如不早做准备,无法度过冬天:
……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
若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僶俛秋冬,船道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此大限阂,非惟无食而已。[35]
到九月,晋军终于掘通运河,桓温舰队进入黄河,驶向距离邺城最近的渡口枋头。此时已是深秋,袁宏《北征赋》所谓“于时天高地涸,木落水凝;繁霜夜洒,劲风晨兴”[36]。晋军在挖河之际,前燕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动员准备时间,开始对枋头晋军进行反击:
首先,燕“豫州刺史李邦率州兵五千,断温馈运”[37]。桓温刚刚开通的泗—黄航道已经处在燕军的攻击之下,难以保持畅通;其次,西线袁真所部推进迟缓,未能完成开通石门,从汴水向黄河提供粮援的工作。桓温本传云:“真讨谯梁皆平之,而不能开石门,军粮竭尽”[38]。似乎是袁真所部已驱逐燕军,占领了石门,但因工程过于艰巨而不能开通。但《慕容暐载记》则为:“慕容德屯于石门,绝温粮漕”。可见石门一直在燕军控制之下;最后,前燕向前秦求援,苻坚派二万兵力出洛阳方向,向颍川袭击晋军后方。
在后援断绝的压力下,桓温没有信心登陆河北进攻邺城,而是下令撤退。由于船行速度慢,且航道水量难以保障,晋军焚毁所有舟舰,步行南撤。途中遭遇燕军、秦军的追击和截击,三万余人战死,几乎全军覆没。至于此事的余波,就是桓温将战败归咎于袁真北进不利,未能打开石门水口,要求朝廷惩办袁真。此举造成袁真及其诸子据寿春叛乱,最终被桓温攻灭,而桓温的北伐事业也告终结。
[1] 王鑫义:《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流域漕运》,《安徽史学》1999年第1期。
[2] 依史念海先生说,流入干流的河道为“支流”,自干流分出的河道为“支津”。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3] 《晋书·王濬传》,第1210页。
[4] 此事为正史失载,见《水经注疏》卷二十三《汳水》:“汳水东迳仓垣城南,即大梁之仓垣亭也。城临汳水,陈留相毕邈治此。征东将军苟晞之西也,邈走归京。晞使司马东莱王讚代据仓垣,断留运漕。”(第1960—1961页)汳水即汴水之异写。
[5] 《晋书》卷七十五《荀羡传》,第1981页;王鑫义:《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淮河流域漕运》,第12—13页。
[6] 《水经注疏》卷八《济水二》。
[7] 史念海:《论济水和鸿沟》(上),第75页。
[8] 《晋书》卷六十一《苟晞传》,第1668页。
[9] 《水经注疏》卷五《河水五》,第472—473页。
[10] 《水经注疏·济水二》:“济水又东北……河水自四渎口东北流而为清。《魏土地记》曰:盟津河别流十里,与清水合,乱流而东,迳洛当城北,黑白异流,泾、渭殊别……”(第7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