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于右任

在民国史上,总有一批人的名字,似乎随处可见,如雷贯耳,但似乎又总不在舞台的最中央。于右任,就属于这一类人。

1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的保险箱,被人打开了。因为这一天他逝世后,大家都没找到他的遗嘱。

考虑到他可能会把遗嘱放在保险箱里,于右任的长子于望德便和“监察院副院长”李嗣璁、“秘书长”螘硕、“立法委员”程沧波等人一起,打开了父亲的保险箱。

保险箱一开,众人都傻眼了:没有钱财宝物,没有股票证券,大部分都是于右任生前的重要日记和信件。剩下的,就是一堆账单——为三儿子于中令出国留学借的学费的账单,借副官宋子才的数万元账单等。还有,就是夫人高仲林早年为他缝制的布鞋。

于右任是谁?堂堂国民党元老,自1930年至1964年,足足做了34年的国民党“监察院长”。

而作为“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最高监察机关的一把手,他在保险箱里留下的,就是一堆账单而已。

2

于右任,1879年出生,陕西三原人。

于右任原来的名字叫于伯循,字诱人。为何这个字起得如此“诱人”?并非想走歪门邪道,而是典出《论语·子罕》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后来于右任在26岁的时候,在《新民丛报》上发了一篇文章,署名是“于右任”。“右任”与“诱人”谐音,且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称为“左衽”(区别于中原汉族的“右衽”),后来借指异族统治,所以他就开始用“于右任”作为自己名字。

于右任两岁丧母,父亲在外打工,委托于右任的伯母将他抚养成人。不过于右任自幼爱读书,且天赋极佳,17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到了21岁——差点儿被砍头。

那一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拉着光绪出逃西安,血气方刚的于右任给当时准备恭迎圣驾的陕西巡抚岑春煊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地方父母官的殷切希望:手刃西太后!

结果这封信被他的同学苦苦拦住,没能发出去。一时无处宣泄的于右任把自己剃了个光头,光着膀子,提了把大刀,以一副对联为背景照了张相,那副对联写的是“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

结果,这张半裸照落到了三原县令的手里,再加上后来于右任又印刷发行了自己的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里面有一句:“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虽然当时慈禧已经快70岁了,但大家也都知道“香粉”指的是她。于是,于右任被定性为“革命党”,遭到通缉,通缉文上写的是:“无论行抵何处,拿获即行正法。”

当时的于右任正在开封参加会试,据说出了一个大巧合:西安电报局和路驿同时发生故障,缉捕公文没到,自己朋友劝他快逃的信先到了。

得知消息后,暂时还没打算“换太平以颈血”的于右任,赶紧逃亡上海,化名刘学裕,进入当时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读书。

当时的震旦学院是法国人赞助的学校,因为法籍神父试图将学校彻底改为教会学校,马相伯愤然离校,诸多学子跟随退学。于右任四处奔走,出钱出关系,和邵力子等人协助马相伯,在1905年一起创办了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的前身。

“复旦”这个名字,就是于右任建议的,典出《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复旦大学原校门

3

1906年,于右任在日本认识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名叫孙中山。

然后,他加入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叫同盟会——于右任后来被称为“国民党元老”,即由此而来。

不过,成为真正的革命党之后,于右任还是没准备“换太平以颈血”,因为对他这样的人来说,有比枪和炸弹更拿手也更有效的东西:笔。

1907年,于右任在上海创办了平生第一份报纸《神州日报》,“报人于右任”由此名闻天下。

《神州日报》上来就“骨骼清奇”:报纸上的纪年方式与别家报纸不同,不用清朝皇帝的年号,而是统一使用公元纪年。这让人耳目一新。而报纸的内容,也多为针砭时弊、立场鲜明的稿件。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不过,《神州日报》才创刊37天,就遭遇了一起离奇火灾,报社从内到外被烧得干干净净。虽然报社上了火险,马上就恢复了生产,但凝聚力受挫,内讧不断,最终,于右任选择拍拍屁股走人——他在《神州日报》前后一共待了80天。

不过,尝到“办报启民智”甜头的于右任,在1909年又创办了《民呼日报》,宣称宗旨是:“以民请愿为宗旨,大声疾呼,故曰民呼,辟淫邪而振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