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当年在报纸上登广告有多难吗?
当时代革命扑面而来的时候,很多行业都会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候,一眨眼,很多事情就只剩下回忆了。
1
1979年3月15日,上海的《文汇报》刊登了一条不寻常的广告。
这是一条引起轰动的广告。
因为这是自“文革”结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第一条在中国报纸上刊登的外商广告。值得注意的是,报纸上的三块手表,还不是照片,是手绘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广告上刊登的“雷达表”,要在四年后才进入中国市场——换句话说,是看得到,买不到的。
时任瑞士雷达表中国区副总裁郑世爵后来回忆:“当时中国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是我们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毫无疑问,雷达表相当聪明地运用了营销理论上的“第一品牌”概念——在没有竞争者的情况下,用较少的资源和时间建立很高的知名度。
广告有效果吗?当然有。
在广告刊出的三天内,上海有700人以上到黄浦区的商场里去询问“雷达表”——其中很多人还不知道,当时一块雷达表的价格,相当于上海一名普通工人20年的工资收入。
《文汇报》刊登的雷达表广告
当天晚上,上海电视台也播出了雷达表的广告,而且还是英文播出,只是配上了中文字幕。
当时很多人都在问:《文汇报》胆子怎么那么大?
于是就要说到另一个故事,就在这一年,就在《文汇报》之前,上海的另一家报纸已经“第一个吃了螃蟹”,给《文汇报》壮了胆。
那就是中国在“文革”后率先恢复商业广告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
2
报纸刊登广告这样稀松平常的事,对当时经历过“文革”的中国报纸而言,却无异于天方夜谭。
其实报纸刊登广告,在中国本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从鸦片战争之后,中文报刊开始大量涌现,广告自然是报纸营收的最主要渠道。即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报纸刊登广告,也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那一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1966年8月17日,最后一则商业广告出现在了《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的下方——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则广告的安排多少也体现了编辑的心血:
这一版的总标题是《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电烘箱广告上面的报道是这样一段导语开头:“墨西哥进步人士组织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他们热情称颂毛主席每篇著作都是真理和指南针。”然后,下面是“鼓风恒温干燥箱”的广告。
第二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百万红卫兵,商业广告就此在中国报纸版面上绝迹。
3
一晃13年过去,转眼到了1979年的除夕。
那一天,解放日报社正在开编委会,《文汇报》的一位副总编打电话过来:“春节期间,两报能否出内容相同的单页联合版,这样能让平时很辛苦的夜班编辑部轻松过个年?”
在当时电视还不普及,报纸也没几张的年代,时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的王维,不同意这个建议:“春节是读者看报的好时段,不能出单页!”
但是,会上马上也有人提出要算算“经济账”:《文汇报》出单页,我们出四个版,不是吃亏了?
王维一拍桌子:怕什么?我们不能用商业广告收入来弥补吗?
一句话说得简单,但会议室里的其他人都面面相觑——虽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了三年,但中国还没有一家报纸敢恢复商业广告。
《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现在的上海市委机关报,居然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后来,有人专门请王维回忆当时的情景:
——“事先有没有请示市委?”
——“没有。”
——“有没有上报宣传部?”
——“没有。”
——“私下里和有关领导打过招呼?”
——“肯定没有!”
王维当时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闭幕,“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大会决议深入人心。经过那么多年反反复复折腾,中国人终于认准了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整个国家,“实事求是”的氛围越来越浓。
于是王维的思路就是:“报纸刊登广告,天经地义。”
解放日报社老总一拍板,乐坏了一家广告代理公司。
4
当时,整个上海只有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叫“上海广告装潢有限公司”(下称上广装),这家公司被允许代理国内媒体的广告,别无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