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查理

俗话说,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绰号。末代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以羊毛纺织为主的贸易兴盛的缘故,低地国是当时欧洲商业贸易最为繁盛的地区之一,因此大胆查理拥有充沛的财力。与其在政治上拙劣的手腕不同,大胆查理在军事上却颇有远见,可谓是奥兰治的威廉(荷兰名将,近代步兵操典的建立者)与贡萨罗·德·科尔多瓦(西班牙名将,西班牙方阵的创立者)的先行者。与当时的其他封建贵族军队不同,他的军队的核心并非是承担义务的扈从,而是由支取薪俸的专业人员组成。在勃艮第军队中,有大量的单兵火器与野战炮兵,并且将这些火器与其他兵种以固定的比率组合起来,使之成为许多个小组(Lance)。骑士也不再是冲锋陷阵的勇士,而是承担着指挥任务的低级军官。拥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大胆查理竭力用军事手段并吞阿尔萨斯与洛林,将自己的领地连成一片,想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勃艮第帝国。

◎ 勃艮第骑士。

新生的瑞士邦联,对于形成中的勃艮第帝国无疑是一个更加直接的威胁。大胆查理正在全力攻取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不但是从德国进入法国的重要入口,也是从法国进入瑞士高原的重要通道。假如让大胆查理的宏伟计划成功,瑞士将会陷入勃艮第帝国与哈布施堡家族的包围圈之中,这简直是一个噩梦。对于大胆查理来说,控制瑞士这个深深嵌入他的帝国内部的地区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这可以使得帝国北部低地国家通往南部领地的路程减小很多。更为重要的是,大胆查理建立了一支颇为强大的军队,而且在先前对自己领地反叛的城市(比如列日)进行镇压时,获得了残酷无情的“美名”。

不过,勃艮第与瑞士的冲突并没有立即爆发。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瑞士邦联当时是一个颇为松散的政治实体,邦联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各每个个体自行其是,唯一将他们联合在一起的是对哈布施堡家族的仇恨和保证中欧到意大利贸易路线的通畅,大胆查理涉及这些关键点;二是勃艮第的实力强大,虽然大胆查理名义上是法王的封臣之一,但与当时的英王爱德华四世联姻之后,他的实际力量已经超过了路易十一。邦联并不愿意挡其锋芒。

但是当时间到了1475年8月,形势发生了变化。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大胆查理实际上是多措并举。在武力攻取和金钱赎买扩大领地的同时,他还积极寻求外部支援,在法国内部他组建了反对法国王权的贵族同盟——公益同盟;对外他和英王爱德华四世的妹妹结婚,结成联盟;同时他还觊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在失败后他又企图以成为当时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的封臣为代价,让对方册封自己为勃艮第国王(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彻底摆脱法王封臣的身份。但在1473年9月,腓特烈三世突然毁约出走,册封国王之事泡汤。1475年8月,法王路易十一与英王爱德华四世缔结了《皮基尼条约》,体面地埋葬了勃艮第与英国的同盟。显然,大胆查理咄咄逼人的扩张与勃艮第势力的急剧膨胀打破了欧洲原有的权力平衡,无论是腓特烈三世还是爱德华四世都对这个现在的盟友、潜在的敌人暗怀戒心。假如大胆查理事成,对爱德华四世来说,海峡对岸将出现一个强权,而对腓特烈三世来说,帝国内部将出现一个新的强大诸侯,无论对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个噩梦。一连失去两个重要盟友,大胆查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境地。

对于绝大部分中世纪欧洲的贵族领主来说,暂时性让步回避被围攻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因为中世纪的欧洲被分为上百个大小不一的政治实体,对这些实体来说,维持权力平衡是一种本能的选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想要打破这种平衡独大的个体都会遭到围攻。破除围攻也很简单,只需放弃独大的野心,这种脆弱的同盟也自然会解散。但大胆查理却鲁莽地选择了用军事手段夺得和平手段无法得到的东西。1475年11月,他出兵攻占了南锡,洛林大区的首府,这无疑触动了瑞士人敏感的神经。接下来勃艮第军继续南下,进攻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并于次年的二月底,攻占了阿尔萨斯通往伯尔尼的道路上的重要据点格拉松。

勃艮第军队的行动可以有两种解释:准备入侵瑞士或者切断瑞士人救援阿尔萨斯的道路。但假如综合其他因素考虑,第二种解释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当时是二月,以当地的海拔,应该是寒冷的冬季,并不适宜大规模军队的运动和作战;其次,勃艮第军队全军不过一万余人,如果入侵瑞士的话人太少了,而且从接下来的战役进程来看,勃艮第军队应该是受到了突袭,如果大胆查理准备入侵瑞士,他应该不会那么没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