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帝国完全的独立法国附庸
摧毁了大胆查理的野心,瑞士人在整个欧洲赢到了勇猛善战的美名,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瑞士人也摧毁了自己进一步扩张的可能。虽然在战场上摧毁勃艮第军队和杀死大胆查理本人的是瑞士人的长矛与战戟,但从大胆查理的死中获得最大好处的却是法王路易十一与瑞士人的死敌——哈布施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未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旁观已久的路易十一在大胆查理死后迅速出兵,占领了勃艮第公国的部分领地;而查理剩余的大部分领地则被大胆查理的女儿以提前嫁给哈布施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办法保存了下来。
其实跟“大胆查理”一样,路易十一那个“万能蜘蛛”的绰号也恰如其分。路易十一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欧洲国王,在他的一生中,几乎从未作为一个战士出现过。正如他的绰号一样,路易十一是一个阴谋家,他总是耐心地待在自己精心编织的阴谋网络的中央,等待着机会的来临。一旦敌人落入陷阱,他就会敏捷地扑上去,将猎物吸食得一干二净。在他登上王位时,接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王国,而当他离开人世,留给儿子查理八世的,是一个大体上统一的法国。
就这样,瓦卢瓦家族与哈布施堡家族在“大胆查理的尸体”上吃得满脑肥肠,奠定了未来近三百年欧洲大陆争霸的主旋律。不管瑞士人多么英勇善战,想要打破这个政治格局已经不可能了。
大胆查理和勃艮第公国的灭亡并不是纷争的结束。恰恰相反,随着法国的瓦卢瓦家族逐渐完成了对法国内部封建割据势力的整合,开始将目光转向外部,寻找扩张夺取霸权的机会,而意大利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目标。
在中世纪的欧洲,最富裕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意大利,尤其是意大利北部;另一个是低地国家。尤其是前者,在西班牙与葡萄牙发现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新航路之前,那里是通往东方贸易的起点,由拜占庭通往黑海沿岸,乃至通往中亚草原、俄罗斯等遥远地域的古老贸易路线也经由此地,要想从埃及北非获得棉花、黄金,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各种特产,都需要经过这里。更不要说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是当时欧洲技术最先进、物产最发达的区域了。但与其丰饶的财富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意大利在政治上却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经济上的富饶与政治军事上的羸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无怪乎法王查理八世在登基后就准备入侵意大利来宣示自己的霸权了。
瑞士人在这场大戏中一开始是作为法王的雇佣军上场的。显然,路易十一时代双方联合反对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时结下的旧谊发挥了作用。法军中的步兵几乎都是由瑞士雇佣兵组成得,显示了极强的战斗力。但由于法军树敌过多,更重要的是西班牙介入其中,最后法军只得暂时退出意大利。
1499年,瑞士人又与他们的老对头哈布施堡家族进行了最后一场战争——士瓦本战争。这场战争的起端是瑞士东北图尔高地区与相邻的德国城市为了争夺两个山隘的控制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这种冲突在当地很常见,但斗争的规模和强度却发展得很快,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就颇为深远了。
在前文中曾经提到,瑞士人最早起兵反抗哈布施堡家族的理由就是他们只是效忠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非哈布施堡家族。这是当时欧洲城市、村社乃至弱小民族反抗贵族暴政的一个常见理由,因为远在天边的皇帝根本没有人力也没有资源来统治,托庇于皇帝麾下便能避开近在眼前的贵族。帝国皇帝也很高兴支持瑞士人反抗哈布施堡家族的战争,至少在道义上愿意给予支持,因为作为帝国皇帝肯定不喜欢一个像哈布施堡家族这样强大而又桀骜不驯的诸侯。但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瑞士人的头顶上——假如有一天哈布施堡家族重新当选帝国皇帝,那该怎么办呢?要知道以哈布施堡家族的强大封地和实力,这几乎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幸运的是,这个瑞士人的噩梦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出现,直到1440年哈布施堡家族的腓特烈三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瑞士人现在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他们与哈布施堡家族的战争变成了与帝国本身的战争。不过幸运的是,腓特烈三世有更麻烦的事情要处理,他的兄弟以及帝国内部的其他强大诸侯是更可怕的敌人,他没时间来给瑞士人找麻烦。
但是到了15世纪8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腓特烈三世创立了士瓦本联盟。虽然由于诸侯们的掣肘,皇帝本人对帝国的事务做不了什么,但对哈布施堡家族本身领地的整合却大有成效。加上其子马克西米利安在大胆查理的死中赢得的好处,当1493年腓特烈三世离开人世时,他不但让马克西米利安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且还统治着所有哈布施堡家族的领地,几乎将整个瑞士邦联包围了起来:东边是蒂罗尔和福拉尔贝格,北边是前奥地利,西部是勃艮第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