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我以为离你近在咫尺(第2/5页)

诸葛亮也是冰雪聪明,在收到诏书之时就已明白,有人在刘禅身边搞鬼,目的却是极其阴险——让蜀军的胜利功亏一篑。

甚至,诸葛亮还看到了那个幕后指使者——司马懿。很显然,这件事情,唯一的受益者就是他了。

天意。

只能是天意。

诸葛亮惆怅地做如是想,突然产生光明战胜不了黑暗的感觉。

在战场上,司马懿被他打得变成了缩头乌龟;可在战场之外呢,司马懿操纵人心的阴暗面,让他受到怀疑,甚至有可能受到审判——光明与黑暗,谁比谁更强悍,真是一言难尽。

这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差的机会。在蜀魏两军的对决中,蜀军从进攻者转变为撤退者,只用了宣读诏书的那一点时间。

这是诸葛亮的惆怅。

但是比惆怅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蜀军怎么撤退?

任何时候,撤退都比进攻更难。进攻是摧枯拉朽,撤退则是如影随形——敌人如影随形地黏过来打,那叫一个避无可避。

这是姜维的担忧,也是蜀军广大干部战士的隐忧。

不过诸葛亮却以为,这个问题不是问题。他设计的撤退方案是这样的:蜀军分五路而退。每日退军,添灶而行。比如今天营内撤一千兵,却掘二千灶,明天掘三千灶,后天掘四千灶。总之是一天比一天多,让司马懿看到这其中的变化。

诸葛亮的话说得很明白,不过很多人却听不明白。

这样的情形其实经常发生。听明白对方的话,却不一定能听懂。

在明白和懂之间,需要智慧、需要联想、需要由此及彼。

需要有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体悟。

杨仪听懂了一点,却还有一些地方不懂。

关键是在“增灶”和“减灶”的用意上。很多年前,long long ago的战国时代,孙膑为了抓住庞统,用了添兵减灶之法,使得庞统同志顿生“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豪迈心情,最后一命呜呼。现在诸葛亮要增灶而行,目的何在呢?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司马懿起疑心。

不错,增灶未必是增兵的象征,但万一是呢?不排除,不肯定,不非此即彼,这是疑心之人的通病,于是在首鼠两端之间,蜀兵徐徐而退,司马懿围着那些数字不断增加的锅灶打转转,始终不能、不敢痛下决心有所作为。

诸葛亮对杨仪如是解释。

杨仪这下全听懂了,但最后一个问题他不能不问。那就是诸葛亮对司马懿使过空城计。这些外强中干的把戏,司马懿上过一回当还会上第二回吗?

诸葛亮笑了。笑得很自信,也很沧桑。

他悲天悯人地看一眼杨仪,觉得他还是太年轻。年轻到不知世事的微妙,不知一个人的思维惯性。

在诸葛亮看来,一个人正因为上过一回当,他才容易上第二回。而一个从没上过当的人则不会轻易上当。这是人世间的上当法则,隐藏在上当法则背后的动力则是人的思维惯性。

所以在同一个地方摔倒是必然。尽管摔倒的人每次都能爬起来,发誓再也不会倒下,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倒下。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诸葛亮进出其间,游刃有余,直指人心的微妙与不堪,其功力,可谓独步古今……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司马懿真的会围着那些数字不断增加的锅灶打转转,不敢有所作为吗?

一切还有待于检验。

司马懿没有围着那些数字不断增加的锅灶打转转,而是背对着它们。

他在沉思。

和诸葛亮在心里过招。

很显然,撤退的蜀兵有两种意图、三种可能。两种意图是真撤和假撤。虽然真撤的可能性大,毕竟诸葛亮现在是蜀国篡党夺权的首要嫌疑犯,他必须赶紧回成都为自己洗白,但会不会真戏假做,趁这个双方都心知肚明的机会诱敌深入呢?司马懿不敢排除这种可能性。

三种可能是蜀兵增加了、减少了以及不增不减。这三种可能性都存在,并且谁都不比谁少一些。不断增加的锅灶能说明什么呢?蜀兵增加了?很傻,很天真。蜀兵减少了?有可能,但不一定。重要的是看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何在。蜀兵不增不减?也有可能,诸葛亮在搞迷魂阵,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万事皆有可能。

司马懿在这些锅灶面前感触颇多,觉得人生真是难以抉择。

有那么一瞬间,司马懿似乎超越了自己——他断定这是诸葛亮在忽悠他,就像当年用空城计忽悠他一样,诸葛亮现在是在有计划地撤退。

这样的直觉在司马懿心头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他就想做出决定——追击,消灭正在逃跑的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