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二十多年前,当高校招生录取放榜之后,许多长辈朋友都会问我:
“你考上哪里?”“学什么专业?”
当我回答“台湾大学”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惊喜:“哇!”
台湾大学文学院
当我接着回答“历史”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失望:“哦。”
从他们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大众对于学历史前景的看法。
从那一天起,也常听到许多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是啊,在这个时代,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
希望正在读这本书的你,能够认真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要犹疑也不要回避:
学历史对你而言,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如果无用,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要学历史?
如果有用,请明确地说出来,用处是什么?
这些问题,让我思考了二十多年。这本书就是身为历史人的我,针对许多非文史专业的朋友所呈现的答案。
不是历史没有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近代以前,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甚至视为培养各种领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可是到了现代,忽然之间,有许多人都觉得学历史没有用,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说不出学历史的实际用处何在。
工业革命初期的工厂(德国阿道夫·冯·门采尔绘)
为什么对于学历史有没有用,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难道是古人实在太笨,误把没有用的东西当成是有用?还是现代人的智能忽然有了数十上百倍的增长,比古人要有智能得太多?事实上,历史学还是历史学,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以后,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教育。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
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面容,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教育,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长此以往,年轻人普遍对历史学失去兴趣,更不知学习历史的作用何在。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生产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却很难培养出宏观的领袖人才。其弊害之深,远超想象。
古人如何学历史?
事实上,古人不是这么学历史的。
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读历史的方法:
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吕祖谦像
“里巷人”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乡民”,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
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