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吉凶从何而来?(第5/7页)

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李斯之所以相信他一定会被赦免,有三个理由:

第一,自负其辩。李斯的口才、文笔那么好,曾经几次上书说服始皇和二世。论辩才无碍,天下没有人比得上。

第二,有功。李斯对秦朝有莫大的功勋,始皇的种种作为,“斯皆有力焉”。

第三,实无反心。李斯只是想长保丞相之位,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反二世皇帝啊!如果要反,当初又何必立他呢?

李斯深信,只要让他找到机会上书给二世,把他的冤屈陈述出来,二世就能醒悟,就会赦免他。

各位认为,李斯这三点想得好不好?这三点能不能帮他得到赦免?

李斯当然想得很好,这三点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李斯知道的三点,难道赵高会不知道吗?如果赵高知道,他会让你发挥你的长才(上书)吗?当然不会!

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绝不会让李斯的奏书送到二世手里,他说:“一个囚犯也配上书!”只要不让二世看到李斯的自辩,二世就会怀疑李斯有反心。一个有反心的人,他过去的功绩越高,才能越强,不就越危险吗?

没错,李斯想得很清楚,问题是他的敌人对他实在太了解了,因此想得更清楚。想得更清楚,就更会急于除掉他。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

赵高派遣自己的门客,前后十几批人假冒是二世皇帝派来的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问李斯。李斯每次都以为真的是二世派来的使者,便立刻说明实情,陈述他的冤屈。但每次只要李斯一喊冤,赵高派来的人就严刑拷打他。李斯被打怕了,最后等二世真的派使者来审问李斯时,李斯以为这一次又和前面一样,于是不敢多说话,最后就乖乖认罪了。

看到文中的“诈”字没有?秦国除了“杀”以外,另外一招就是喜欢用“诈”。当年秦昭襄王骗楚怀王谈和,结果等楚怀王来了之后,就把他抓回咸阳,然后逼他割地。楚国不肯割地,秦国就用武力进攻楚国,最后楚怀王就这样死在秦国。可是不要忘了,你骗人,人家也会骗你。秦国骗尽六国,最后自己的君臣也互相骗成一团,赵高现在用的也是这一套。上下交相欺诈,秦国就这样灭亡了。

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当赵高把李斯认罪的供状呈给二世皇帝看时,二世皇帝知道李斯果然要谋反,他高兴地说:“要是没有赵君,我几乎被丞相给出卖了!”

从这个“喜”字就可以知道,二世心中早就怀疑李斯要谋反了。如果二世曾经真心相信李斯,这时候他就不该是“喜”,而应该是“惊”。二世之所以“喜”,不过是因为证明了他原来想的没错。唉,二世既存此心,你李斯又怎能不死?

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李斯既然被抓了,他的儿子李由当然也不能幸免。等二世派的使者到达三川郡去逮捕李由时,李由早就被楚盗项梁杀死了。等等,如果李由会被楚盗杀死,不就代表他没有和楚盗勾结吗?这样一来,不就证明李斯父子是冤枉的吗?

赵高当然不会让这种事发生,所以等使者返回时,赵高就编造了一大堆李由谋反的供词,这下更是证据确凿了。其实在这件事情上,二世从头到尾就没有怀疑过赵高陷害李斯的可能性。除了他相信赵高之外,更重要的是,二世从来就没有真正相信过李斯。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二世二年七月,距离三人合谋篡位不到两年,李斯就被赵高送上了刑场。李斯死得极为悲惨,他被判处了五种肉刑,最后腰斩在咸阳市上。当李斯从监狱被送上刑场时,是和他的中子(中子指的是长子和最小的儿子中间的儿子)一起被押解的,他回头跟儿子说:“如今我还想再和你一同牵着黄狗出楚国上蔡城的东门,去追逐狡兔,可这又怎么能办得到呢?”

父子两人牵着黄狗到上蔡的东门,去追逐狡兔取乐,这是平民老百姓的娱乐。李斯的意思是,就算现在还想回去做百姓,也不可得了。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所有和李斯有血缘关系的人全部都被杀光了。请问李斯这样的结局悲惨不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