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逐鹿中原,天朝初建的历史博弈(第8/10页)

隋朝灭亡后,李渊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他在京师设置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在州、县及乡也设立学校,由于李渊推崇儒学,所以儒家的经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周易》、《左传》、《礼记》、《尚书》等。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李渊下令花重金购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书籍,找人用楷书重新誊写,这种大规模的搜集、整理、购买、誊写前代的书籍,对保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功不可没。他还下诏编撰了《艺文类聚》,此书分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注释在后,分为四十六部,每部下又列了子目七百余个,全书约百万字,所引诗文,都注明了时代,并按照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标明类别。《艺文类聚》和其他类书相比,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把“事”和“文”两条线合并成了一条线,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这样做法的最大好处就是大量地保存了从汉代到隋代的词章名篇。

唐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为后来的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显然,如果把唐朝的兴盛都归功于李世民的贞观时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唐高祖李渊所做的一切努力,让唐王朝迈出了走向繁荣富强的第一步。

广纳贤才,海纳百川为己用

一个人就算再有谋略和才能,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和帮衬,又能发挥多大的光和热呢?因此,各个朝代的皇帝一旦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要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天下江山,巩固自己的统治。李渊设置了一整套完备的官制,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人才都吸纳到自己的朝廷中来,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机会,也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得到俸禄,这样做既能在统治集团内部建立上下一致、左右和谐的关系,也不容易激化统治集团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

李渊的众多臣子有很多曾在隋朝或者之前的朝廷中做过官当过差,比如隋朝的旧官吏、北周、北齐官吏的子孙以及其他各朝代朝臣的后裔。在唐高祖时期的十二名宰相中,有八个人都和隋朝和唐朝王室有姻亲的关系,其他处于高层的文武百官也有很多是他在晋阳时的部下。李渊采用和自己的出身类似的人才辅佐自己,不仅显示出自己能够容纳百家朝臣的广阔胸怀,这种方式组成的官僚体制也更容易加强李氏家族的统治,消除不同人士心中的疑虑,促进唐王朝的统一,也为贞观年间“君礼臣忠”的和谐君臣关系创造了条件。

要说唐高祖李渊任用的贤才和朝臣,不得不提的就是裴寂,他是北周贵族的后裔,曾在隋炀帝手下担任过很多职务,一直做到了晋阳宫的副监。裴寂曾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用宫中的宫女设了个善意的圈套,协助李世民让李渊接受自己的起兵反隋计划,这才有了后来的李渊晋阳起兵、登基称帝、统一全国等一系列事情。作为开国功臣,裴寂深受李渊的宠爱,被待以厚礼、视为至交,李渊还让自己的第六个儿子娶了裴寂的女儿,成为了姻亲。

唐高祖时期另一位执掌大权的人物就是萧瑀,他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第七个儿子。萧瑀从小就善于学习和书写,为人刚正不阿。西梁灭亡后跟随姐姐萧皇后进入长安。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所以李渊和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也很好。在李世民带兵进攻薛举的时候,萧瑀和妻子独孤氏设了家宴款待他。席间,李世民恭敬地对萧瑀说:“姑姑、姑父,侄儿这里有我父王写的一封信,他想请姑姑和姑父一起去商议朝政。”萧瑀看完信对李世民说:“表兄这么信任我,我怎敢违命。”所以家宴一结束,他就写信派人骑着快马送往长安,说自己随后就到,接着立刻收拾好行囊,启程去见李渊。李渊见到萧瑀夫妇十分高兴,设宴款待,封萧瑀为光禄大夫。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拟了一份政令交给萧瑀承办,但是萧瑀看完之后发现其中有几处考虑不周,就暂压了下来没有发布。按朝中的规定:皇帝下达的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妥之处,臣子应该向上奏明,加以改正。所以,萧瑀的做法是符合规定的。但是唐高祖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心中很不高兴,责问他为何不按时发布政令。萧瑀慷慨陈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渊听后也只好说:“你能如此用心,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封德彝是唐朝的宰相,出身于渤海封氏,江都之变后,他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于唐朝。一开始,李渊认为封德彝是隋朝的旧臣,谄媚而且不忠,不想接纳他。但是封德彝进献了秘策,李渊心中大悦,任命他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任为内史侍郎,慢慢地获得了唐高祖的信任。封德彝随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的时候,两军相持不下,李渊见状有了撤军的想法,封德彝奉命回朝,为唐高祖分析形势:“王世充的领土虽然大,但是相互牵制不听调遣,真正听命于他的只有洛阳一地,现在他已经无路可退、命在旦夕了,如果现在撤军,敌军势力就有机会壮大,日后很难再铲除掉了,不如趁现在,一鼓作气,攻破敌军。”李渊听后同意继续进军,果然李世民平定了洛阳,凯旋而归。李渊大喜道:“当初发兵东征群臣都表示反对,只有秦王请求出征,封德彝也赞同,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又怎能大获全胜。”于是封封德彝为平原县公,兼任天策府司马。后来突厥入侵,遣使求亲。李渊向群臣征询意见,群臣大都主张和亲,但是封德彝说:“突厥的这种行为是瞧不起大唐王朝,认为我们不敢应战,应该打败他们再言和,这样才能恩威并施,否则他们会觉得我们好欺负,以后还会再来提更过分的要求。”李渊因此决定出兵攻打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