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日月当空,拨响内乱之弦(第8/13页)

这是一段极为黑暗极为恐怖的时期,不过武则天在酷吏猖獗的时候,悉心保护了徐有功、魏元忠、狄仁杰等一批直臣。当皇权在她手里逐渐巩固时,她便陆续处置了包括周兴、来俊臣在内的大部分酷吏,放弃了任用酷吏的铁血政治,下诏平反了冤狱,力图洗刷自己的恶名。

知人善任,君子满朝

武则天执政期间,广开言路、知人善任,扩大并巩固了统治基础。她派人专门到各地去挑选人才,并亲自引见。武则天十分爱惜人才,并敢于使用人才。武则天为了打击关陇士族,大力提升庶族士人的地位。她将当时正在修订的《士族志》改名为《姓氏录》。《士族志》从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开始修订,原本希望借用唐王朝所赐官爵压倒士族,但结果并不理想,而《姓氏录》抛弃了士、庶的界限,以官品高下进行叙录,这样就提高了庶族官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消除了魏晋以来长期形成的士、庶罅隙,有利于在新的形势下平衡统治阶层的利益分配关系。

武则天整顿吏治、延揽人才的措施,对科举制的完善与发挥起到了很大作用。科举制度源于隋朝的选举制度。当年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让各州每年向中央选举三个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用考试的方法录取士人为官吏。这为让优秀的人成为官吏的理念提供了现实的制度保证,被认为是科举的开始。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制度,又创立了密封糊名的制度。此外,她还首创了武举,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实行制举,不定期地举行科举考试,遴选人才。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推行,尤其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为庶族士人参与政权打开了大门。

武则天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名臣。在她当政时期,有著名的宰相狄仁杰、张柬之,将帅有张仁愿、唐修璟、郭元振等。而开元年间号称“四大贤相”的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等人,也都是武则天统治时期选拔出来的,只是到了李隆基上台后,被重用罢了。

宰相狄仁杰德高望重、敢于直谏,深得武则天赏识和敬重,尊称他为国老。狄仁杰之所以能走进朝廷一展身手,就是武则天广纳贤良的结果。狄仁杰在豫州任上时,政绩突出。入朝为相后,武则天对他说:“爱卿,听说你在汝南干得不错,有人向我举荐了你,但也有人说你坏话,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听后笑了笑,说道:“我不知道诋毁我的人是谁,也请陛下不要让我知道那个人是谁,就当他是我的朋友好了。”武则天对狄仁杰坦荡宽厚的胸怀赞叹不已,对他信任有加。

··将帅中的郭元振原本是个普通的庶族,这个人为人豪爽,喜欢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有一天,他的朋友说家里缺少奴仆,郭元振听后立马带人到田野里,看到有正在干活的年轻人,就对手下说:“把他给我绑了,带给我的朋友当奴仆。”郭元振的无法无天引起了百姓的公愤,一时间民愤沸腾、议论纷纷。御史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了解具体情况后,不但没有杀死郭元振,反而觉得他具有豪侠之气,让他去镇守边关,授予金吾将军,又让他成为了卫队长。

四大贤相中的姚崇、宋璟经常被相提并论,有“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玩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被武则天重用,有“救时宰相”之称。姚崇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一生不敬神、不信鬼,不以官高而凌下,不以位尊而专横,虽然多次被贬斥,仍能赤胆忠心,敢言直谏,视天下为己任。宋璟少年时就博学多才,擅长文学,以弱冠中进士,被武则天发现并提拔,可谓是知人善用。

上官婉儿,御前女相第一人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官场历史,能够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的女人只有一位,她就是武则天当政时期的上官婉儿,她是可以与武则天相提并论的女政治家,天赋灵犀,具有卓越的学识和文才,有“巾帼宰相”的美名。

和其他爬上权力巅峰的人物一样,上官婉儿也曾有过凄苦卑贱的出身。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因为替唐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那时,可怜的小婉儿刚刚降生,还没吃几口奶,便随着母亲郑氏做了朝廷的官奴。虽说侥幸保全了性命,可是处境极为低贱。上官婉儿的母亲拼死拼活地干苦力,拉扯着自己的女儿。为奴期间,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