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第7/7页)

那么,这种清官入仕迁转之途的兴起,就必然对察举作为士人入仕正途的旧日地位构成挑战,使之作用和重要性为之下降。而王朝企图以察举之“贡士以经学为先”遏止浮华玄虚之风,从而使本、末、名、实归于一致的努力,当然也就不能成功。同理,曹魏时太学始终不能崇隆,考课在事实上亦无法贯彻。这与“清途”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清官入仕迁转之途或“清途”,是士族政治的组成部分,是随士族阶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士族的形成与特征,既然在于“名士”因素与“官族”因素的合一,那么相应的,也必然有同时体现了“以名取人”与“以族取人”的选官途径出现与相适应。“清途”最初是为了优遇名士,不久又为权贵子弟垄断;而我们观察那些由“黄散”等入仕的贵公子们,如何晏、夏侯玄、钟毓、王肃、杜恕等,大抵都是以才华智慧显名于时的名流。

而且,“清途”之所以名之为“清”,这也不是偶然的。在汉代,“清”就已渐成为称述名士群体之独特素质的常用语辞了:其同类称“清流”,其节操称“清节”,其谈辩称“清谈”,其政治批评称“清议”;李膺赞荀淑“清识难尚”;孔融赞杨彪“四世清德”;周兴“清厉之志,闻于州里”;“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世入魏晋,名士与官族有合一之势,于是,“清”就既可用以称述名士之品格素质,如阮咸之“清真寡欲”,王导之“识量清远”,王羲之之“清贵有鉴裁”;又可用以赞美士族之门第,如《魏书·咸阳王禧传》:“时王国舍人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清修之门”即士族高门。那么,用“清”以区别士族习惯的起家迁转之官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又如“清华”,既可指文采,如《晋书·左贵嫔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又可指士族高门,如《南史·到 传》:“此二职,清华所不为”;同时又可指士族依例迁转之官职,如《北齐书·袁聿修传》:“以名家子历任清华”,又前引《初学记》卷十二称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并清华,世谓之黄散焉”。“清”这一语辞的作用,同时标示出了士族在文化、门第与仕官上的独特性。

当然,曹魏时期“清途”之类说法尚不普遍;前述那些“清途”诸职,尚未成为权贵高门的垄断之位,只是说他们有更为优越的条件由之入仕,但一些普通士人凭借才学有时也可以厕身其间;也不是说贵公子们必定要由之入仕,其他官职只要品秩不低,他们也乐于由之起家。但自晋以下,“清官”、“清位”、“清职”、“清选”、“清贯”之类词语使用渐多,官位清浊有异、起家方式有别的观念日益发达。原其所始,曹魏时期的上述变化,为其滥觞。

【注释】

(1)关于“浮华”问题以及下面讨论的“名实”问题,陈寅恪、唐长孺先生均已从不同角度有所论述,可参考其相关论述。本书参考了他们的有关讨论,但某些论点不尽相同。

(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4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通典·选举三》作“或辟公府”,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