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2/23页)

或许,这是唐高祖李渊不得已的一种做法,也是他平衡术的一种;也或许,他已根本没有能力平衡太子集团和秦王集团了;更有一种可能就是,他觉得,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政令又能怎么样呢?只要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他是乐于见到他们互相制约和竞争的。甚至觉得,只要自己掌握了兵权,任他们怎样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真是这样吗?他们真翻不出什么大浪吗?

第六十二节 李元吉杀心再起

(1)

冷兵器时代,战马的精良与否决定着作战双方的胜负。战马在那时候不仅仅是坐骑,更是战场上的利器。

有着少数民族血统的秦王李世民对马的看重和喜欢,绝对不亚于自己的父亲李渊。

李渊在隋炀帝时期便以驯养马匹出名,或许是一直受到表弟隋炀帝的欺压,让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驯养马匹上。

隋炀帝也好马爱马,当时对李渊驯养的一匹毛色油亮的棕红马情有独钟,很想占为己有,可又不屑开口,想让李渊主动献出。谁料李渊爱马如痴,即便知道隋炀帝想要自己的爱马也假装不知,这可惹恼了隋炀帝,变本加厉地欺压他。幸而李渊有位聪明且有远见的夫人——窦氏,最终说服他,让他不仅将棕红马献给皇上,且隔段时间就献上一匹他驯养的良马,隋炀帝一高兴,竟然封其为擢位将军。

一匹良马就能让自己升职,少受些挤兑,李渊驯养马匹的精神也更足了。这种用良马讨好隋炀帝的方式,让隋炀帝对李渊放松了警惕,这也才有了之后的李渊镇守太原,以及李渊起兵太原等。

或许是遗传,李渊这种对马的痴爱,同样体现在了李世民身上。

只是,李世民不像李渊一样亲自驯养马匹,但他却在潼关建了自己的屯马地,而且还请了两位具有胡人血统的人来专门为其养马、驯马。

李世民能在无数场战争中取胜,很多时候,他的坐骑功不可没。为他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战马,大多来自于出产品种优良名马的突厥或西域。因此,有了这两位胡人在产马重地的精心挑选,又有了他们在潼关屯马地的精心驯养马匹,使李世民的战斗力越来越强。

这样,潼关的屯马地也就成了李世民经常去的地方,一去那儿,李世民必和胡人养马师、马师聊马,一聊就是多半天,然后再挑选一匹良马在野外风驰电掣。

每个人都有嗜好,李世民对马的嗜好犹如李元吉对狩猎的嗜好。有嗜好就会有软肋,李元吉自杨文干事件后,便想先下手为强,寻找李世民的软肋,然后一击而中,将他打倒。

因此,李元吉派人“监视”李世民。而当他派出的“监视”李世民的人告诉他,李世民经常去潼关的屯马地,且对那里的马匹不是很满意时,李元吉奸笑一声道:“看来,机会来了!”

李元吉想从马上下手。既然李世民那么爱马痴马,那这爱马、痴马就是他的软肋。李元吉之所以有这种见解,还是在听了大哥李建成的一番话后想到的。

在李渊的三个儿子里,若论战场上的谋略,李元吉比不上大哥李建成,更比不上二哥李世民;但若论搞阴谋诡计,他却比他大哥李建成还略胜一筹。当然,这点上,他和二哥李世民不相上下。

杨文干事件刚刚平息后,齐王李元吉无数次和太子李建成聊这件事,一致认为遭到了二郎的陷害。

太子李建成受此事件的影响还没有李元吉大,李元吉害上了“被害妄想症”,时时刻刻担心李世民对他下手,甚至觉得,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下手没有得逞后,一定不甘心,一定会朝自己下手。

“大哥!我早说过,那二郎阴险狠毒,你就是不相信,这下全相信了吧!”

李元吉在冲太子李建成说过此话后,又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我可不会像你一样傻,总被二郎算计!他算计我,我难道就不会算计他吗?”

自那以后,李元吉便专门派人盯着秦王府,盯着李世民,然后让所派之人每日汇报李世民的行踪。当然,最重要的是见了什么人。东宫郎将尔朱焕和桥尉桥公山的反水,让李元吉变成了一只惊弓之鸟,生怕他的人也背叛他。

“如果抓住他的谋反迹象就好了!”李元吉想。

他觉得,既然李世民敢借李建成给杨文干送铠甲兵器的机会,诬陷李建成谋反,那么自己也可以找到一个契机,诬陷他谋反。

当然,结果是,他兴冲冲地搜集了一堆情报,可一段时间过去了,没有一样有用。悻悻然中,他又去了东宫,又和太子李建成唠叨此事。

“我就不信,抓不住他一点儿把柄。”李元吉最后说。

“四郎,你这么做是没用的!”李建成说,“他没那么笨,即便真想谋反,也不可能让你抓住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