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的政权(第3/5页)
孙中山于1911年10月中旬离开美国回国,到1911年12月25日才回到上海,为什么走了这么长时间?主要是他到英国、法国转了一圈,想举点外债,“以度艰难”,但是一无所获。当他到上海后,“各界皆以巨款相期相问”,但是孙中山只有无奈地自嘲:“我没有一文钱。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的精神!”417
在务实的张謇看来,“不知崖畔”的孙大炮,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难以解决现实的问题。不仅张謇这么看,外国人也这么看,孙中山多次向英美银行协商借款,但都被拒绝,一笔钱也没借到,致使府库空虚,庞大的军费开支无着落,连政府公务员的薪水都发不出。张謇后来跑去跟袁世凯干了。
1917年,段祺瑞破坏约法,7月,孙中山决定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开展护法运动。然而这又要花钱,没钱,海军第一舰队开不动,100多位议员南下不了,据说是上海的犹太房地产商哈同捐给了孙中山五麻袋钞票,才使得他能够率参众两院议员和海军舰队南下。非常国会召开了,军政府成立了,海陆军大元帅当上了,但还是没钱。虽说谣传孙中山此前曾得到过德国150万银元秘密捐赠,但即便如此,也不能维持军政府的正常开销,更别说护法了。
1912年5月25日,孙中山与澳门总督、主教、大律师、政府官员、知名人士等人于澳门陆军俱乐部合照留念。
当时,广东各项税收,均为广东督军陈炳把持,他拒绝担负“军政府”和“非常国会”的经费。没钱,孙中山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筹划无法落实,军政府的工作无法正常运行。据说廖仲恺经常到掌管广州财政的官僚的烟榻上去要钱,三番五次,矛盾日增,陆荣廷418为缓和矛盾,调莫荣新接任广东督军。莫荣新继任后,继续在财政上扼杀“军政府”,不仅如此,还密令下属杀了孙中山派往各地的招兵人员。孙中山生气了,亲自操炮,轰了莫荣新的观音山督军府。由于当时北京政府也正率领部队向广州进攻,莫荣新怕激化陆荣廷与孙中山的矛盾,两面受敌,不敢还手,第二天跑到大元帅府向孙中山赔错,但还是不给孙中山钱。孙中山终于给挤跑了,护法运动搞了一年不到就结束了。
被陆荣廷挤跑了的孙中山,革命动力不减,命令陈炯明发动对桂系的进攻,重建广东护法军政府。1921年6月,广东军政府发动粤桂战争,打败桂系,统一广西,陈炯明成了广东的实力派人物。重新组织了军政府的孙中山决意北伐,但是陈炯明有不同意见,他说,“连年用兵,将士疲劳,宜暂休养;饷械未足,宜事补充;且湘省方倡联治,即议北出,宜先疏通;且南北议和草约经中山认可,已派代表征求江浙各省,宜得同意,不能突起用兵,自毁信义。”419条条在理、论证充分,但孙中山执意北伐,也只能勉强配合,但其后又发生了陈炯明“叛乱”的事。
陈炯明为什么又把孙中山从广州赶跑了?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有经济上的原因。当北伐开始后,孙中山苦于军饷无着,跟陈炯明说:“吾北伐而胜,在事实上固不能回两广;北伐而败,且尤无颜面回两广。两广请兄主持,但毋阻吾北伐及切实接济饷械而已。”420也就是说要陈炯明解决最根本的钱的问题,当时广东省一年的税收是1600万元,每年的支出需3200万元,赤字达一倍,粤桂战争又用去了800万,如再继续北伐,钱由何出?陈炯明的压力是很大的,虽是在如此压力下,还是每月接济了北伐军军饷50万元。1922年2月21日,负责为北伐军筹饷的粤军参谋长邓铿在广州火车站遇刺身亡。邓铿一死,北伐所需接济不至,陈炯明和孙中山的矛盾爆发,孙中山撤了陈炯明的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内务部长等职,要陈炯明返回海丰家中休养。手下不干了,驻桂粤军总指挥叶举,也是陈炯明的得力干将,带了50多个营,跑回广州,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公开叛变。
孙中山的一生都在为革命而努力,而他的一生也都为钱而头疼。屡战屡败,缺钱是最重要的原因,而他的继任者蒋介石在钱的方面比他成功多了。
正是陈炯明叛乱的过程中,在上海搞股票赚钱的蒋介石开始受到孙中山的信任,后来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蒋介石是一个不差钱的领导,他的钱主要来自以下四个地方:
1.税收。
在北伐之前,国民党已经控制住了广东和福建,这两个省一个是中国开放最早的地区,一个是外国华侨最多的地区,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讲,是两个较为富裕的地区。北伐之后,蒋介石占领了全国最富的江浙地区,有资料显示,在南京的十年时期,政府从全国经济的贸易和制造部门取得税收中有近85%集中在上海地区,也就是说,中国最富裕的地区都被蒋介石把持了,这给他提供了比其他省份更为雄厚的税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