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宪宗之死(第3/7页)
贞元十年(794年),李纯与另一宫妃有了次子李恽。贞元十一年(795年)李纯与郭氏有了三子李宥,此后李纯又接连有了17个儿子。
李纯即位的元和元年(806年)八月,长子李宁封为邓王、次子李恽封为澧王、三子李宥封为遂王,其余十七子也全都封王。在封诸子的同时,郭氏被册封为贵妃,不过按照常理来讲,郭氏出身显贵,远非宫女纪氏所能比,其所生的李宥按照年龄来讲虽然排行第三,却与李宁、李恽年龄相差不大,从立嫡不立庶的原则来看,李宥当然应立为太子,其母郭氏也应该立为皇后,然而事情却不是那么简单。
一直到李纯去世,郭氏也没能当上皇后。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明确的原因,但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的记载,我们还是能找到些原因。首先,郭氏出身高贵,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及优良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少人都是在娇生惯养中长大,往往会在性格上造成一定的先天缺陷,或者妒悍不逊(如杨玉环),或者骄横薄情(如安乐公主),从后来郭氏的种种表现来看,这是一个性格具有严重缺陷的人,进而造成和李纯的感情不和。
除了上述原因,史书记载,李纯后宫之中有很多私自宠爱的女人(“后庭多私爱”),他也可能担心郭氏因为身份原因,当上皇后会干涉自己宠幸后宫的问题。从李纯的子女仅次于李世民和李隆基来看,他希望自己能在嬖艳上具有较大的自由,而且郭氏的祖父郭子仪由于功勋卓著,事实上在肃宗李亨时代就受到猜忌,有功高震主的嫌疑,李纯内心不希望他的后人过多地参与政事,以免在权力上受到制约。
由于郭氏受到遏制不能位居东宫,使得李宥也随之失宠。元和四年(809年),李纯经过慎重的思考,决定采取稳妥的方式,立长子李宁为太子。
在立太子问题上,除了李纯隐藏内心深处的想法之外,朝臣们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宰相李绛就上奏李纯,认为李纯即位四年来还没有立太子,这会让很多子嗣产生非分之想(“开窥觎之端”),希望李纯尽快做出决定。
李绛上奏建议早立太子,虽然没有明确指明应该立哪个儿子,但李绛的话中提到了皇子们会有非分之想的问题。显然这个话题是针对三子李宥的,因为其母郭贵妃的出身和地位高于其他嫔妃,凭借着母亲的高贵,李宥是最可能产生非分之想的,这远不是李宁的母亲纪氏所能比的。
李绛虽然没有明言到底立谁,但从其话语隐含的意思以及那个时代立长不立幼的礼法来看,李绛是支持立长子李宁为太子的。可以说,李纯最终决定立长子李宁,朝臣们起到了助推作用。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李纯命令吏部具体筹办太子的册封仪式。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春夏之际阴雨不断,册封仪式一直没有办法举行,于是只得改为秋天举行。可是进入秋天后,仍然是阴雨不断天无晴日,一直到了冬天十月,太子的册封仪式才正式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册封仪式的一再推迟,似乎预示着李宁的太子之位不能长久。在元和六年(811年)十二月,年仅19岁的皇太子李宁因病去世。
李宁的去世使皇帝李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此,他一连十三天未能上朝。随着李宁的去世,册立新太子一事便提到日程上来,究竟是次子李恽还是三子李宥,不仅是摆在李纯面前一道必须做出选择的题目,而且成为当时各种政治势力矛盾斗争的焦点。
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支持拥立次子李恽的政治力量是以宦官吐突承璀为核心的集团。吐突承璀当时力排众议,坚决表态支持李恽被立为太子,其目的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欲以威权自树”)。不过李纯洞悉了吐突承璀的目的后,没有受他的蛊惑(“赖宪宗明断不惑”)。但《旧唐书•崔群传》则记载说,当时李纯认为李宁死后,李恽年龄居长,而且又协助自己处理了不少政务,所以有意立李恽为太子。从这个记载来看,李纯和吐突承璀倾向一致。
但当时以崔群为代表的朝臣则坚决反对李恽被立为太子,崔群认为,郭贵妃出身高贵,远非其他出身平凡的宫嫔所能比,所以应该立三子李宥。最初李纯是准备让崔群为李恽作让表的,但崔群却表示只有当了太子才有陈让的礼仪之说,现在李恽不是太子,何来让表之说?
应该说,崔群当时是代表了诸多朝臣们的意见,最终李纯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妥协,而且当时吐突承璀担任淮南监军,由于不在京城,正所谓鞭长莫及,所以李纯最终同意立遂王李宥为太子,同时改名为李恒,即是大唐帝国的第十二任皇帝唐穆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