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变态的水蛭(第4/18页)
“怎么回事,巴斯中士?”梅勒斯问。
“你最好去看看,少尉。这是我见过的最他妈邪门的事。一条水蛭正好钻进了费希尔的鸡巴洞眼里。”
“天哪!”汉密尔顿说。他抬头看看天空的云层,然后又埋头在他手里的热气腾腾的咖啡上。他举起咖啡盒。“为他妈的水蛭干一杯。”
梅勒斯感到一阵嫌恶,但也觉得是一种解脱。没有人能要求他为类似这样的事情负责。他未给靴子系上带子,便向山下2班的位置走去,他在泥泞中滑倒了一下,开始担忧他该上哪儿去找一位像费希尔这样经验丰富的人来替代他的班长位置,他知道排里很难找到这样的人。
一个小时以来,特德·霍克也一直在为到哪去找有经验的军官这件事犯愁。但霍克是担心梅勒斯的能力不行,在霍克升任连里的二把手执行军官一职后,梅勒斯已经接替了他的1排长职务。霍克已经在越南呆了足够长的时间,对恐惧已经习以为常——每次行动都会出现——但他却不习惯焦虑,这让他感到闷闷不乐。
他拿起一根小木棍,开始心不在焉地在泥地里涂起鸦来,他一遍又一遍地画着五角星图案,这个习惯是他上小学时就养成的,每当他想要思考问题时就会这样做。这种小木棍遍地都是,是曾经伫立在这个山头上的那些巨大树木的残留物。这里离老挝只有3公里远,距离非军事区只有两公里。邻近地区有许多类似的无名小山,它们都超过了一英里高,终日冷雨滂沱、云雾笼罩,这座小山之所以交了厄运,只是因为它比其他小山高出了一点点。就因为这,一位坐在东边距此处55公里远、设在东河的海军陆战队5师指挥部里的参谋军官在此前的一个时间选中了它,下令夷平这里的植被,把这里变成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连进驻的炮兵阵地。这名军官把它命名为马特峰,就像现在流行的用瑞士的山脉为火力支援基地命名的做法。命令不久就层层下达,先传达到团,再到达一营,于是营指挥官委派了B连的180名海军陆战队员去完成这个任务。B连的二把手——疲惫的霍克少尉不得不率领队员,进入马特峰南面的一个孤立的山谷,再从那里用3天时间艰苦跋涉穿越丛林到达山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在近400磅C-4塑性炸药的帮助下,把这座小山头变成了一个蛮荒之地,到处是被毁坏的树木、横七竖八的树干枝丫、破烂的C口粮托架、空罐头盒、浸水的包装箱、丢弃的酷爱饮料[9]包装袋、撕烂的糖纸、还有泥浆。现在他们开始等待进一步的行动命令,而霍克却开始变得越来越担忧。
与梅勒斯少尉比起来,他不太担心自己的能力。一个问题是,这座山处在东边10多公里远的艾格尔峰火力支援基地的105毫米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上。这个问题多少涉及到他们正等待着的新任务,因为在他们再前进到马特峰北边的山谷里去以前,他们必须等待G炮兵连的到达,这个炮连要占据山头已经光秃秃的马特峰,以便为超出了榴弹炮掩护火力射程的步兵巡逻提供掩护。在后方的指挥部眼里,这一切很简单。A连和C连首先进入山谷。当他们无法从艾格尔峰获得炮火支援时,G炮兵连就进驻到马特峰。然后B连和D连再替换山谷下面的C连和A连,而这时他们已经能得到马特峰上的炮兵火力的掩护。所有这一切使得1营能够向北边和西边推进得更远,继续攻击支撑北越军第320和312钢师的复杂公路网、小径、补给站以及野战医院。
然而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北越军队用一挺点51口径机枪的精确火力,击落了第一架试图在马特峰降落的运输补给品的CH-46直升机。直升机坠毁在一座邻近的山头上,B连的海军陆战队士兵们立即给这座山起了“直升机山”的名字。而机组人员全体阵亡了。
从那时起云雾就只散开过一次,4天前,另一架来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第39大队的直升机,在稀薄的高山空气中挣扎着在马特峰靠近南面山谷的着陆场降了下来。它带来了一些食品和补充人员,离开时机身都是点51口径机枪打出的弹孔,带着一名受伤的地勤组长。不久,就传来命令。海陆航第39大队要求在G炮兵连到来之前消灭北越军的机枪阵地,因为考虑到海拔的影响,承担运输任务的直升机在吊起晃来晃去的笨重榴弹炮后负担太重——直升机几乎无法躲避子弹。这个问题连同霍克的另一个忧虑——季雨和云雾使空中支援和补给基本上难以进行——使这次行动浪费了整整3天时间,并导致1营营长辛普森中校大发雷霆,他的电台呼号是大约翰6。
霍克停止了涂鸦,向陡峭的山坡下望去。就在扭曲起伏的铁丝网外面,一缕一缕的雾瘴使墙壁一样灰暗的丛林显得模模糊糊。他的目光投向的位置就在1排阵地的战壕后面,他刚才忧虑再三的主要来源就出自于那里的一个人:美国海军陆战队预备役军官韦伊诺·梅勒斯少尉。连里的一个前哨阵地用无线电报告说,梅勒斯的巡逻队刚刚从位于马特峰和直升机山之间的鞍部通过,不一会就会回来。想到他紧绷着神经、一路巡逻完毕没有发现任何情况后浑身疲惫的样子,霍克这时才对梅勒斯产生了一点同情。霍克很久以前就懂得,在战斗中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在精疲力竭时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