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浑蛋
到下午1点,特纳不得不暂停登陆,因为滩头实在太拥挤了。就在这个时候,罗塞尔少尉率领舰炮火力联络队登上了硫黄岛。
包括罗塞尔在内,联络队员们全都身背无线电通信器材,行走很是吃力。当他们爬上一座小沙丘时,一发迫击炮弹落下来,罗塞尔的左腿几乎被炸断。乐观的罗塞尔一边让士兵给他扎止血带,一边跟大家讲笑话,缓解众人的紧张情绪。
笑话没讲一会儿,又一发迫击炮弹飞来,两名士兵被炸死,罗塞尔的右腿中弹。
联络队还有一兵一官,两人一起趴在地上。可是日军的炮弹仍然没放过他们,第三发炮弹在上方爆炸了。这回罗塞尔肩部负伤,剩下的那个士兵右腿被炸断,他一言不发地拖着断腿爬下了沙丘。
至此,联络队只剩下了罗塞尔一个人。他想,应该没事了吧——全身上下几乎都炸到了呀。
可是轰炸不是说结束就结束的。迫击炮弹来了,罗塞尔被抛到空中,然后掉了下来。
罗塞尔已经不在乎了,反正炸多少下都是炸,命就交给这个破岛了。他准备看看时间,就在抬腕的一刹那,弹片击中了他的手腕。手表不见了,代替手表的是手腕上一个鲜红的洞。
罗塞尔几乎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被钉上十字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不少两栖战车都陷入了沙中,但远处正在设立的指挥部,显示陆战队已在硫黄岛站住了脚
在向岛上派遣更多的舰炮火力联络队的同时,特纳还向岛上派去了海军工程营。这些富有经验的建筑工人和志愿者,将用推土机清理登陆场,为两栖战车、坦克及其他重装备开辟道路。
两个小时后,有“海上蜜蜂”之称的海军工程营再次创造了奇迹,美军恢复登陆,混乱秩序也随之改观。栗林不能阻止这两个小时,被一些军史专家认为是他在指挥上所犯的一个极大错误,因为未来的胜负就决定于此。
到黄昏时,所有各师的预备队都上了岸,登陆的美军陆战队已达3万人。全天有548人阵亡,1755人负伤,伤亡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而美军还没有到达计划中定的目标线。
在指挥船上,史密斯研究着当天的报告,总体来说,战斗进展比他想象的要慢,伤亡数字读起来却显得很是残酷。他皱着眉头对战地记者说:“我不知道他(指栗林)是谁,但这位日本将军看起来是个高明的浑蛋!”
日本的陆军将领一般呈现为两个类别,一类自当兵起就打仗,可是因为习惯服从,不习惯自己动脑,所以就算当了官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同时又因为考不上重点军校,失去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另一类官阶很高,但依凭的仅仅是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时期的学历,缺乏高强度战斗才能磨炼出的胆略、才干和实战经验。
按照美国人的体会,日军军官自大佐以下,大多作战勇猛而且自觉性强,只是智力和想象力差一些,作战时没有什么独创性。大佐以上,差异就特别大。有的非常卑鄙怯懦,比如菲律宾战役中的富永恭次,开始组织“特号部队”,撺掇或威逼着别人去实施自杀式攻击,到头来自己倒第一个逃往台湾,任由自己的部队被敌人消灭。更多的人是像塞班之战时的南云、斋藤、井桁那样,在鼓励部下拼死作战后,他们就先行自杀了。这么做,就日方的道德讲无可指摘,但用美方观点来衡量,是十分迂腐的,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尽到领导者的责任——还想赢,就带着部下继续冲,赢不了,那就在投降书上签字,哪儿有这种自己一死了之,眼睛一闭、一了百了的事?
史密斯征战多年,他认为自己在硫黄岛上才算真正碰到了日本的一位名将,从纯职业军人的角度出发,他愿意对这位对手表示敬意。
栗林在硫黄岛一战中的表现,确实可以用臻于完美来形容。在滩头美军的印象里,白天一天日军的炮火都是密集的,像雨珠一样就没断过。实际上,栗林一直掌握着射击的节奏,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弹药,岛上的许多炮台根本就没有开火。
美军有那样的印象,是因为日军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作战效率,除杀伤美军的大量兵员外,他们的战防炮和速射炮还击毁了28辆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