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基础与原理(二)

任何地区的战略价值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1.位置,确切地说是它的态势。一个地方可能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就其位置而言却不值得占领。

2.军事力量,包括进攻和防御。一个地方可能位置很好,拥有巨大资源,由于力量脆弱其战略价值也就不大。但是如果可以依赖人力加强防御也不是不可,那么对它而言设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3.资源,包括自身和周围的资源。资源的重要性已经不用我再强调了。如果一个地方,位置极佳,攻守皆宜,只是缺乏天然资源,可以依赖人力补充,如直布罗陀、马耳他、梅诺卡岛。对于海上战略据点,周围友好地区越少,资源越少,力量也就越弱。可见其他条件相同,大岛的战略价值高于小岛,如同彭萨科拉的价值高于基韦斯特。

对于大岛和小岛价值的差别,经验丰富的罗德尼[1]曾说过:

波多黎各的价值比所有加勒比岛屿合在一起还要大,它易于防守,而且所需费用低于那些岛屿,这里又能牵制法国和西班牙,还威胁着圣多明各岛。如果大英帝国掌握了波多黎各,它就能切断欧洲至圣多明各、墨西哥、古巴或拉丁美洲大陆的供应线。从这里可以迅速地支援牙买加。如果它得到开发,能吸引大批船只和海员前来,价值甚至能超过向风群岛。

罗德尼的这段话罗列了战略据点的基本条件。尽管他的话不像军事学术论文那样有条理。

战略要地除了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外,也有一些次要的方面需要考虑。虽然是次要的,但它们能提高其价值(包括军事价值)。如果一个港口是巨大的商埠,当它遭受侵犯,就会影响其国家的商业繁荣。

一、战略位置

三个条件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为力量和资源可以凭借人力补充,然而,一个港口的位置是不可靠人力改变的。

位置的价值由它距海上贸易航线的距离决定。如果一个位置接近两条航线的交叉点,它的价值就会增加。一个交叉点就是一个中央位置,它便于向多个方向运动。如果通路狭窄,其价值就更为重要,如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以及佛罗里达海峡。几乎每个入海口都很狭窄,贸易船只经过这些入海口扩散到全国各地,如密西西比河河口,荷兰、德国各条河流的河口,纽约港的入口等。港口或河口是贸易终点或物资集散地,货物在此装船转运。如果通路是一条运河或一处河口,则船只到达处附近的一些位置就会具有巨大的控制力,如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因而,狭窄海域中的位置比大洋中的位置更重要,因为船只很少能迂回绕过它们。各据点的战略价值就体现在这里,贸易船只总是途经这些狭窄海域继续驶往其他地方。以地中海为例,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船只到达地中海后,只能等待转运,而运河通航后,地中海东岸就成为一个中转点。巴拿马地峡及其运河也是如此。

陆上战略和海上战略的根本不同在于天然条件的不同,陆上障碍重重,必须通过人力克服和改善,而海上几乎是坦途一片。陆上可供行军道路有限,而海上可供舰船航行的路线则很多。风向、水流、短近距离将舰船困在一定的通用航线上,但是,在这些航线范围内也可以巧妙避开敌人的搜索。如罗德尼在指挥一支从西印度群岛返航的护航队时就“曾严令指挥官不要试图驶向英吉利海峡,而是取道克利尔角向西至少900海里,再行继续向前航行”。拿破仑也曾说,海军作战的决定性要素是“采取隐蔽航线使敌人丧失时机”。

1789年,纳尔逊追击拿破仑时,就犯了这样的一个错误。他直接奔向埃及,但拿破仑从马耳他离开后并未直接驶往埃及,而是先向克里特岛航行,结果纳尔逊错失了机会。纳尔逊的教训使英国在数次大战中严密监视法国港口,因为港内舰队一旦驶离港口,英国指挥官只能推测敌人的航线。

再来看看1905年东乡平八郎的情况。纳尔逊只能依靠种种迹象分析出法国舰队的目的地,但他无法确切得知法国舰队的动向。东乡平八郎也不知道俄国舰队的意图到底是战是逃,可以肯定的是其最终目的地是海参崴,但对其航线只能靠推测,而推测则需要掌握情报。在没有准确的情报的情况下,东乡平八郎也开始犹豫不决。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他的侦察船只在距离旗舰100海里之处进行监视,而未能将侦察活动推进到足够远的地方。

海洋为舰队提供了很多躲避危险的机会,所以海上的战略据点比陆上少,这也提高了这些战略据点的价值。查理大公曾说:“在开阔地区,到处可以通行,这里没有障碍,敌人可向各个方向运动,这里或是没有战略据点,或是战略据点不多;反之,却可遇到很多的战略据点,天然条件限制着敌人只能沿着固定的道路运动。”恰如一艘舰船从欧洲驶往中美洲,它首先通过一片完全开阔的地区直至西印度群岛,它接下来的航程到处都是价值大小不一的战略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