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基础与原理(二)(第4/6页)

战时惊慌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在和平时期反对积极备战的人。很早以前,一位海军将领曾说:“与其等到来年夏天法国舰队进入海峡之时,才被吓得惊慌失措,倒不如现在就惊恐不安,我们反倒会有时间进行准备。”

将海军用于单纯防御,就要求大量的小型舰船。美国早期的单炮塔低舷装甲舰,舰体小、造价低廉,便于大量建造。它们很适用于单纯防御方案。单纯防御方案是陆军警戒线政策在海军的类似产物,要求将兵力部署在易受攻击之点,而不是将其集中于中央位置。我曾经拜读过一位训练有素的海军军官精心制订的大西洋保卫方案,他要求依各个港口的重要程度,分别配置一艘、二艘乃至三艘单炮塔低舷装甲舰。所幸,海军“只用于防御”已经被抛弃,对海军进攻作用的肯定,必将导致对战列舰的肯定。

港口的防御力量取决于永久性工事,但海军军官的职责并不包括准备这些工事。海军重视这些工事,原因是当这些工事发挥功效时,海军可无后顾之忧地投入进攻,这才是它的正当职责。

还有人认为,由一支相当规模的海军控制海洋,就能避免被入侵。这与我现在讨论的海港和战略据点的防御力量不同。根据这种观点,那么战略港口就无须再进行区域防御了,即无须设防。这和永远避开战争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已经驳斥了海军是海岸防御工具的观点,它把海军限于防守港口。我的上述理由可以归纳为四条原理:同等攻击能力下,浮动炮台或机动能力很小的船只在抗击海军攻击时不如陆上工事强而有力;将身强力壮的海军专业人员用于防御港口,就等于将攻势力量禁锢在防御的岗位上;使海军人员从事防御并脱离海洋,必将损伤其士气,浪费其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海军放弃进攻,就等于抛弃了它的最大作用。

(二)进攻

如不考虑其战略态势及其天然的和人工的资源,则海港的进攻力量体现在:集结并掌握一支既有战舰又有运输舰船的庞大海军;将这支海军安全而顺利地投送到深海;不间断地支援这支海军直至战役结束。在这类支援中,提供坞修被视为最为重要的支援。

有人认为,支援既要依靠该港的位置及其资源,同样也要依靠其力量。但是构成一个港口价值的各种要素并不能武断地明确地加以区分。某些必要条件多少会涉及力量、位置和资源三个方面,并且互相交叉。

(1)集结。港口入口处的水深,可供大型舰船使用的锚地范围,都是进攻力量的要素。水深不够,战舰就无法进出;锚地不宽,舰队便无法集结。深水也可能成为防御弱点,因为敌人的重型舰船也能驶入。对于次要的、仅仅用作破坏贸易基地的港口,深水不仅不能增强进攻力量,反而使其丧失防御力量。

港口应备有船坞和仓库,供舰船维护、修理、补给之用。这是进攻力量的必要条件。船坞、仓库、锚地的地点,应该位于隐蔽之处以免遭到敌人毁坏。陆军扎营的地点,理所当然地要考虑进攻和防御力量的诸多要素。

(2)投送。将一支海军安全而顺利地投送到深海,意味着这支海军一旦准备就绪,便能借助适合机动的水道,或者依靠港口的防御力量的掩护,立即出航并在敌前形成战斗队形。舰队可以依靠自身能力保证机动,但是变换队形之时,也是危急之时,机动必须在敌人到达之前完成。为了完善进攻力量,港口必须在舰队变换队形时提供掩护。如若不然,港口的进攻力量便大打折扣。

这种情况类似保障陆军通过隘路之后,有展开的余地。如果港口出口狭窄,舰队就必须驶出港外才能机动,这样,港口进攻和防御功能就会发生冲突,因为狭隘更易于防守。当这部讲稿刚写成时,撞击已经在海军流行开来。这意味着,双方舰队必须形成横队相向接近,舰艏正对敌舰。渐渐地,作战经验恢复了火炮的主宰地位。因为舷侧火炮的数量大大超过纵向火炮的数量,纵队成为主流,所有舰船的舷炮列成一条战列线,将所有火炮对准敌人。

一般舰队通常以纵队驶出港口,再机动成横队。港外敌人正瞄准这个机会,其舰队横阻于水道出口处,躲在港内炮台射程以外的地方,集中火力攻击纵队的先锋舰船,致使后续舰船无法展开炮火支援。

交战双方所布设的雷区,可以说是在创造人工的水道条件。港内的一方设置水雷,是为了将敌人隔离在雷区外,鱼雷艇和潜艇可以强化它的效果。在旅顺口,俄国的水雷迫使日本舰队停泊于常山列岛。港外的一方则布置水雷以阻碍出港舰队展开队形。日本人当时没能这样部署,是因为他们已经损失掉了三分之一的战舰,他们更愿意找到一块设有水上栅栏的安全锚地,而不是使装甲舰遇到敌人的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