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凡尔登大挪移(第5/6页)

俄军在两次那拉奇湖战役中总共伤亡了10万人,这还不包括被冻死的1.2万人,德军的伤亡是2万人。但是,伤亡数据并不是这两次战役的重要性所在。那拉奇湖改变了东线的战争进程,战役的结果告诉埃弗特、库罗帕特金一个真理,未来的战场胜负,不取决于俄军能调遣多少人、多少门大炮、多少发炮弹。

背景:飞机和陆舰

航空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果——大战开始前11年,怀特兄弟在小鹰镇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飞翔;军用航空也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果——意大利人在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攫取利比亚时,曾使用过9架原始的飞机。

但是,大战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改变着航空。1911年,一名英国将军曾说:“航空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昂贵时尚。”大战开始后,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航空就变成各国军械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战产生了坦克,不过,如果西线没有陷入僵局的话,坦克也许会出世得晚一些。

1916年,首次出现以飞机为武器的空军,坦克也在这一年首次出现,它用来对付战壕、机关枪、铁丝网。

有人曾声称,欧洲军事领导人在大战前的10年里完全对飞机的潜力视而不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当时,怀疑的人确实很多,有的人还持有异常荒谬的观点。当时担任巴黎战争学院司令官的费迪南德·福煦说:“飞机是一项好运动,但对战争没用。”1909年,路易斯.布莱里奥驾着自己设计的飞机跨越英吉利海峡,几名英国将军立刻意识到他们的岛国从此变得不如以前安全。当法国人在每年的军事演习中使用飞机的时候,德国人知道德国的航空业太幼嫩,产品落后于法国,必须追赶法国,而且行动要快。

在大战前,法国是航空界的领袖(飞机的发明人怀特兄弟是美国人,但美国不是航空界的领袖)。虽然法国和德国在大战开始时各自都有200架飞机,但是法国飞机的质量较优越。英国当时只有不到100架飞机,英国远征军带着44架飞机去欧洲大陆作战。俄国有大量飞机,但俄国的飞机都有赖于外国进口。虽然简陋的飞机数目不多,但是其实用价值立刻显现。法国曾用飞机证实德国第一集团军偏离向巴黎进军的方向,这个发现为马恩河战役奠定了基础。几周后,英国人开始用飞机指引大炮的轰击。西线陷入僵局后,骑兵变得毫无用途,但是空中侦察变得必不可少。航空照相术在1915年已经达到相当尖端的地步。

空战出现了,因为双方都想击落对方的飞机。法国和德国的飞行员(都是征募入伍的司机)驾驶着飞机,坐在飞机上的乘客用步枪或猎枪互相对射。有人在时速为100英里(约160公里)的莫拉纳–索尔尼埃(Morane Saulnier)飞机的头部安装上一支霍奇基斯(Hotchkiss)轻机关枪,这个想法产生了当时最好的战斗机。接着又出现另一种发明:为了防止飞行员犯把自己的飞机击落这样不光彩的错误,人们在飞机螺旋桨叶片后面装上钢板。有了如此装备的飞机,法国人开始大量击落敌人的飞机。此前,德国人把大部分航空预算花费在比空气轻的齐帕林飞艇上。法国的进步迫使德国拼命追赶。从此,开始了一场交互跃进的航空技术竞赛。由于航空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航空技术进步非常快。正如英国航空界的前驱索普威思(Sopwith)说:“我们基本上只需6到8周时间就能构想、设计、试飞一款新飞机。”

由荷兰工程师安东尼·福克(Anthony Fokker)设计的德国双翼飞机是一次技术飞跃(有上、下两个主翼的飞机)。这款1915年推出的飞机从许多方面看都像是莫拉纳–索尔尼埃的复制品。但是,福克在这款飞机上装配了“射击协调器”,这个装置使飞机上的两挺机关枪射出的子弹穿越螺旋桨而不损伤其螺旋桨叶片,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它把飞行和攻击结合起来。在这款飞机的帮助下,德国在1915年底有了制空权。德国人在凡尔登上空建立起一个无法穿越的巨大的保护伞,使得法国无法知道正在进行之中的战争准备。这款飞机也有弱点,它需要半小时才能爬到1万英尺(约30000米)的高空,其最高时速只有87英里(约140公里)。

法国人和英国人后来推出3款新飞机才重新获得领先地位:纽波特双翼、斯帕德双翼、索普威思三翼飞机。索普威思三翼飞机具有奇迹般的爬升能力,其机动性能极佳。协约国为准备发动索姆河攻势而制造了数百架飞机。德国则在1916年秋季之前制造出更多、更强大的飞机。竞争从此延续下去。

大战中的王牌飞行员(击落敌机五架以上者)变成浪漫的象征,比如,“红男爵”,被描绘成一个骑着会飞战马的骑士。但是,空战比骑士精神要复杂多了。在大战只有一个月的时候,德军从齐帕林飞艇上向安特卫普投放炸弹。1915年,齐帕林飞艇袭击英格兰南部,次数之多成为家常便饭,每次伤亡数百人。随着飞机的发展进步,飞机变得更加专业化:侦察机、战斗机、低空扫射机。容易受到攻击的齐帕林飞艇,后来被轰炸机取代,战争则变得更加恐怖。1916年2月,德国轰炸机第一次击沉一艘英国轮船。1916年7月,法国人空袭卡尔斯鲁厄市,不小心炸毁一个马戏场,杀死154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