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全面较量(第7/10页)

在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时期,志愿军士兵群众创造性地构筑了防炮洞(俗称“猫耳洞”),并将相邻的防炮洞挖通发展成马蹄形的小坑道,从而出现了坑道工事的雏形。这种工事的出现,能较好地保存有生力量,有助于保持防御的稳定性。

1951年9月16日,志愿军领导人指示各部队:“以后我重要阵地,必须是隧道式的据点,特别是核心阵地”,工事强度要求能抵御榴弹炮的轰击。在秋季防御作战中,由于战斗频繁,作战部队不可能在全线大规模地构筑坑道工事,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

秋季防御战后,为加强和巩固已占阵地,志愿军和人民军便立即在全线掀起了大规模构筑坑道工事的热潮。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土石坚硬。作业工具、器材特别是炸药不足,更缺乏技术指导和作业经验。为克服这些困难,各部队充分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工具不足,自设小铁匠炉,搜集各种废弹,制造工具;炸药不足,专门成立技术小组,拆卸敌投射的未曾爆炸的炸弹、炮弹,从中取出炸药;作业技术缺乏,发动群众及时总结、交流作业经验等,保证了工事构筑的顺利进行。

据后来统计,从志愿军构筑前沿工事起至朝鲜停战为止,志愿军共挖掘大小坑道总长1250公里,挖堑壕和交通壕共长6250公里。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的整个防线上,形成了坚固的“地下长城”。这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伟大创举。

这样,中朝军队实行坚守防御有了比较可靠的阵地依托,标志着志愿军和人民军的阵地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能不能守的问题解决了,“办法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地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是用这种土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很没有办法。”“现在是方针明确,阵地巩固,供给有保证,每个战士都懂得要坚持到底。”

“联合国军”亦担心中朝军队再次反攻,也构筑了三道防线转入阵地防御,于是在朝鲜战场形成了两年零一个月的两军对峙的作战状态。

为贯彻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为坚守既设战线,大量消耗敌人,志愿军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挤占敌我中间地带和攻取敌突出的连、排支撑点的作战活动。到5月,随着第一线阵地的日益巩固,这种作战活动在全线普遍展开。5月至8月,第一线各军共挤占中间地带和敌突出的连、排阵地20余处,扩展阵地面积30余平方公里,将斗争的焦点推向敌军阵地前沿。

1952年6月,“联合国军”惧怕中朝军队在朝鲜战争爆发两周年之际发动攻势作战,决计破坏志愿军可能的进攻准备,并对其4~5月挤占阵地活动进行报复和配合谈判对中朝方施加压力,遂于12日开始,以美军第45师和南朝鲜军第6师为主,前线其他各师配合,发动了名为“回击行动”的进攻。

“联合国军”的重点攻击目标,是志愿军第39军5月挤占的铁原西190.8高地和第12军5月挤占的金城南官垈里西山。这两个阵地均由一个连防守。

12日晨,敌军在大量飞机、坦克和炮兵的支援下,以营、团规模的兵力发动进攻。

在190.8高地,十多架敌机向阵地俯冲、投弹、扫射。顿时,阵地上烟火四起。

接着,一群群的敌军步兵,在8辆坦克的配合下,从四面八方向阵地涌了上来。一场激战开始了。

志愿军守卫该阵地的第3连,在炮火的配合下,用猛烈的火力打退了敌军好几次冲锋。敌人的尸体越堆越多,敌军的后续部队也越来越密。

守在山顶上的第5班的坑道口,被敌机炸塌了,他们失去了工事的依托,多数同志牺牲了,剩下的少数人开始向守在山腰的第6班转移。敌军炮火猛烈轰击,把战壕都轰成了斜坡。

残酷的战斗持续进行,时间已经中午12点了。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山顶上有敌人!”原来,自5班大部分同志牺牲之后,敌军就攻占了山顶,而且投入的兵力由一个营增加到了两个营,从四面八方向6班的阵地逼近。

班长高云和在外边担任掩护,由副班长芮朝寿指挥大家进入坑道。就在他们刚进入坑道的同时,敌人已经窜到坑道口。只听坑道口重重地震动了一下,敌人把右边的坑道口炸塌了半边。

外面的敌人嗷嗷乱叫,不断往坑道里面开枪、扔手榴弹,战士们也从里面向敌人射击。

战斗持续着,晚上10点钟左右,第3连连长李汉友带着一个班和一部步话机,突破了敌人的严密封锁,反击上来,和6班会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