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九死还阳
传说中五大盗墓世家赵家的后人?伴随着老钟富有传奇性的述说,我有点儿心跳加速,看了看这个四分五裂的家伙,和旁边这只忠心耿耿的黑猫,感觉自己与传说如此之近,简直触手可及。可惜,我真的不愿意去碰这些恶心的尸块,只好麻烦老苗把这个家伙收敛了一下归置在一旁。
“陇西墓獾赵家竟然有人参与到了对这个大墓的盗掘活动,说明他们对这个火神杯,或者说是对这个大墓一定志在必得,这次他们没有得手,但是很显然他们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还有,老苗接到的那个揭发电话,是不是也是有人故意打的?会不会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里而盯上了其他的地方?所以我的意见是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赶紧回到地面上,弄清楚这次盗墓行动的人数规模和目的,同时尽快报请有关部门对一部分已经暴露的文物进行抢救式发掘。”老钟在收拾完自己的数码相机及一些东西后很严肃地发表了以上言论,我趁他不注意把那盒兽哨悄悄地塞进了自己的背包,奇怪的是两个老家伙好像都在假装看不见,我乐得落个这东西。后来出墓后老苗才告诉我,那东西本来就不是墓里的,所以才默许我带出来,另外就是带出来也没用,因为兽哨必须得配合特有的吹奏技巧才能达到指挥走兽的目的,所以才假装看不见。听了这话我心里暗暗地鄙视俩老家伙:真是把什么都算计到了。等我们安置好一切回到陷阱以上的位置,才发觉已经走到了墓道的终点,而顺着墓道向上望去,一条挖出来半米深的坑道斜斜地朝前面延伸出去。
原来这里才是韩王陵的真正入口,而我们则是舍近求远,先是顺着盗洞滑进了汉墓,紧接着又被铜鼎砸进人头祭塔,最后无意中开启机关来到了真正的韩王陵。相对于我们误打误撞式的探险来说,人家这拨盗墓贼就显得相当专业,不仅盗洞选的位置恰到好处,而且挖掘的盗洞相当有水平,细细的鱼鳞铲印,压紧密实的洞口,很古典的手法,整个盗洞没有使用定向炸药这种现在很流行的手法。通常现在的盗墓贼在野外挖盗洞都是先用旋风铲打出一条直通墓室的细孔,然后填充进去一条类似一节节香肠连在一起的炸药绳,引爆之后能够迅速挤压出一条长达数十米盗洞。但是这种做法,目标显眼风险大,而且极容易损害到墓室和里面埋葬的东西。但是好处是迅速快捷,适合暴风式的毁灭式劫掠,现在的盗墓贼都是一些利欲熏心之辈,哪里还有盗亦有道的讲究,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给破坏掉。老钟曾经惋惜地跟我讲起他们发现的一座古墓,里面的金属陪葬品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就砸扁,还有大件瓷器全部都砸碎,一些看起来不够精美的也纷纷砸烂。当我问老钟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时,老钟愤慨地说:“独占,市场上同时代的器物少一件,他手里的文物价格就翻几倍!”我听完默然无语。
不过,从老钟和老苗的观察来看,这个盗洞明显的属于古典流派,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开地井”,并且开挖这个盗洞的人相当熟悉墓室结构,在路上很巧妙地避开了几处龙石,而且在切断经纬铺排的木条时,竟然用的是失传已久的炎木刀,那些用来防止墓室塌陷而设置的经纬木条齐齐地被切断,断口处是明显被火灼以后的黑色痕迹。
龙石和流沙是墓主防止盗墓的另外一种方式,大量的流沙堆积在墓室四周,当有盗墓贼挖开墓室的时候,大量的流沙夹杂着大块大块的龙石就会自动地把盗墓贼所开挖的洞或者坑给填平,可是这伙盗墓贼竟然煞费苦心地用了凝沙胶。这是从南方的一种树干中熬制的胶液,虽然凝固性不是很强,但是凝固流沙却是绰绰有余,只要把这种药液顺着盗洞泼洒一遍,整个洞面表层就会奇迹一般地凝固在一起,只要没有大动作,流沙就不会破口而出,但是经过这些流沙龙石填充的地方要分外小心,稍有不留意,碰开了凝好的胶面就会把人埋进去。当我和老钟老苗顺着盗洞往上爬的时候也是倍加小心,生怕一个不留神碰破流沙。
而且这种胶凝结的时间还很短,一般只能坚持几天的时间,看着前面老钟的屁股我心里一个劲儿念佛,心说可别这个洞刚好在我们仨走到一半的时候给塌掉,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我们刚刚爬出墓室,就感觉耳旁开始有“刺啦刺啦”的声音响起来,我还以为是刚才在墓室里面自己残留的幻觉,但是这个声音开始越来越大,好像我前面的老钟和后面的老苗身上都传来了这样的声音。有点儿像电磁波的声音,又有点儿像收音机刚刚接受到频道的声音,里面同时混浊了好几个声音而且声音忽大忽小极不清晰。我一下紧张起来,想告诉老钟我听到了声音。这时候正在爬行的老钟一下子就停了下来,好悬没撞在他身上。就只见老钟对着手腕里大声地喊起来:“收到,一切正常,顺利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