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序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前两部作品《童年》和《在人间》里,作家记录了自己(阿廖沙)童年和少年(四岁至十五岁)的生活历程。而在《我的大学》里则再现了阿廖沙十六岁想上大学来到喀山直至二十岁这五年的生活经历。当时年轻的阿廖沙满怀希望来到了喀山,然而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大学的门并没有向他敞开。为了生活,他只好到伏尔加河码头上去打工,做搬运工人:“为了不挨饿,我常常来到伏尔加河上、码头上,这里容易找到一份能挣到十五到二十戈比的活。在这里,我混在搬运工、流浪汉、混混儿中间。”这个圈子是一个很带刺激性的大染缸。高尔基说:“就我的经历而言,如果我跟他们走在一起,那也是十分自然的。当我想出人头地上大学读书的希望受挫后,我就更想去接近他们。”码头上的职业小偷巴什金就曾劝他去玩女人,去干坏事。但阿廖沙并没有跟他走,没有掉进那个大染缸里去。为什么呢?据高尔基回忆,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他读了许多好书,是这些书帮助了他:那些“严肃正派的书”“唤醒我去追求那种虽然还不大清楚,却比我所看到的一切更有意义的东西”。正是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那些严肃正派的书为年轻的阿廖沙树立了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坚强意志。二是朋友们的帮助。到喀山后,阿廖沙不仅同流浪汉、混混儿、小偷等混在一起,也很快地同一批贫困的大学生交上了朋友,当时喀山的这批穷学生有许多是民粹派或抱有革命情绪的人,如普列特尼约夫等,他们组织各种秘密集会,各种学习小组,向人民做宣传启蒙工作。阿廖沙也参加了这些小组的活动,后来又结识了小铺老板捷连科夫,据说他也是民粹派,在他家里经常组织秘密会议,而且他还有一个私人图书馆供大学生们使用。在这里阿廖沙还认识了民粹派的领导人之一罗马斯,并跟随罗马斯到农村去给农民做启蒙教育工作。民粹派宣传博爱,崇拜人民,认为人民就是“智慧、美德、善良的化身”。正是在这些朋友的帮助、启发下,阿廖沙才开始了革命理论的学习。这是他参加革命的起点。尽管高尔基在写《我的大学》时已经知道了民粹派的错误,但他仍然肯定他当时在参加民粹派的活动中得到的教益,认为这是对他的革命启蒙教育:“人民崇拜者的这些话,像阳光雨露一般落在我的心头。我感到,只有对人的最强烈、最炽热的爱,才能从这种爱中汲取必需的力量去发现和领会生活的意义。从此时起,我已不再考虑自己,而开始更多地关心别人了。”高尔基认定,他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我的大学》里,作者特别突出了阿廖沙酷爱学习的崇高品德。他是一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手不离书,有空就读书,孜孜不倦,捷连科夫图书馆的书他读遍了,罗马斯的藏书他也看完了,他甚至还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尽管他读了这么多书,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他想上大学,就是想获得更系统的知识。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有幸能读上大学,我甚至甘愿忍受任何拷打。如果有人建议说,‘你去学习吧,但为了让你学习,每星期天我们将在尼古拉广场用棍子揍你一顿!’就是这样的条件,我也一定会接受。”
正因为他有这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求知精神,所以他读的书要比一般大学生在学校里读的书还要多,他在社会大学里获得的知识比许多大学生在教室里学到的知识还要丰富。这里,我并不是要贬低或否定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也不是要大家都像高尔基那样去上“社会大学”。今天的青年有上大学的机会和条件,这是你们的幸福。我只是想说明,高尔基虽然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由于他有顽强的求知欲望,有孜孜以求、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可以登上科学的顶峰,同样能为人民做出不朽的贡献。在这里,学习高尔基孜孜以求的求学精神是最重要的。
了解作者的民族自我批判精神,即透视俄罗斯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考察俄罗斯人落后的文化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是展现新一代俄罗斯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在《我的大学》中依然贯穿着这一中心主题,除了真实地表现阿廖沙成长的艰苦历程外,作者还继续以沉重的心情剖析了俄罗斯国民独特的文化心理积淀:愚昧落后、自私野蛮、因循守旧、好逸恶劳等,揭露各式各样的代表人物、斑斓驳杂的思潮和观点。
阿廖沙作为一个有为青年,他总是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思索生活的意义,他向往的是新的生活,新的思想;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畏困难,敢于抗争,敢于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