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鬼

在中国古代医学不甚发达的情况下,由于还不能对于某些疾病给以正确的解释,于是常把精神类疾病的发生与妖异联系在一起,显得很神秘。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庙鬼》中的王启后的幻视幻听,未尝不是精神性的疾病所致。王启后最后终止了幻视幻听,可能是疾病不发作了。但蒲松龄解释为恶鬼被神灵清除——一方面是中国巫医学说在作怪,另一方面体现了蒲松龄对于朴诚的人格精神的推崇。

《聊斋志异》中的恶鬼形象,大凡都是“目电熌,口血赤如盆”。有些概念化,本篇也如是。究其根源,是佛经中夜叉的俗化与固化。

新城诸生王启后者,方伯中字公象坤曾孙。见一妇人入室,貌肥黑不扬。笑近坐榻,意甚亵。王拒之,不去。由此坐卧辄见之。而意坚定,终不摇。妇怒,批其颊,有声,而亦不甚痛。妇以带悬梁上,与并缢。王不觉自投梁下,引颈作缢状。人见其足不履地,挺然立空中,即亦不能死。自是病颠。忽曰:“彼将与我投河矣。”望河狂奔,曳之乃止。如此百端,日常数作,术药罔效。一日,忽见有武士绾锁而入,怒叱曰:“朴诚者汝何敢扰!”即妇项,自中出。才至窗外,妇不复人形,目电闪,口血赤如盆。忆城隍庙门中有泥鬼四,绝类其一焉。于是病若失。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新城有个秀才名叫王启后,他是山西左布政使王中宇王象坤老先生的曾孙。他曾经见过一个女人走进屋里,身子又黑又胖,其貌不扬,她笑着走近坐床,显出极轻佻亲密的情态。王启后拒绝她,她还是不离开。从此,王启后不管是坐着时,还是躺卧时,总是看到她,但自己始终意志坚定,毫不动摇。这个女人大怒,用手打他嘴巴子,击打有声,却不怎么疼痛。女人又把带子挂在梁上,揪着王启后的头发要一起上吊。王启后不知不觉跑到房梁下面,伸着脖子做出上吊的样子。人们只见他脚不挨地,在空中挺着身子悬立着,却也死不了。从此以后,王启后便得了疯癫病,有一天忽然说:“她将要和我一起跳河了。”说着,便向着河的方向狂奔,人们把他拽住了。类似的行为花样很多,一天里经常闹上几回,巫术与药物治疗都没有见效。一天,忽然看见有个武士挽着锁链子进来,怒声呵斥道:“你竟敢来骚扰一个淳朴诚实的人!”当即就用铁链子锁上女人的脖子,从窗棂中出去了。刚到窗外,女人就不再是个人形,它目如闪电,张着血盆大口。王启后想起城隍庙里有四个泥塑的小鬼,它非常像其中一个。从此,王启后的病症就消失了。

  1. 【注释】

  2. 方伯:一方诸侯之长。东汉以来以之称刺史等地方官。明、清时则作为对布政使的尊称。中宇公象坤:王象坤,字中字,明代人,官至山西左布政使。见《山东通志•人物志》。
  3. (zuō昨):揪住头发。
  4. 履:踏。
  5. 术:巫术。罔:无。
  6. 绾(wǎn挽)锁:手持铁链。绾,盘握。锁,锁链,拘捕刑具。
  7. (zhí执):拘执。
  8. ,窗,窗户上的花格子。
  9. 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