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芙蕖

《聊斋志异》写幻术的作品很多,比如《偷桃》、《种梨》、《小二》、《单道士》、《白莲教》、《赌符》、《崂山道士》、《道士》、《戏术》等,不一而足,《寒月芙蕖》是其中篇幅较长,最具美学意味的小说。

寒月芙蕖的创意来源于王维的“雪中芭蕉”。小说在描写上有绘画之美,更有叙事文学的优长。不仅勾画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还写了吏人采莲的幻灭,描绘了“北风骤起,摧折荷盖”,从而把幻景写得丰富有深度,令人留恋,也令人无限叹惋。大量记载幻术,反映了蒲松龄好奇浪漫的性格,反映了作为齐文化故地神仙方术的流风馀韵,那正是《聊斋志异》得以产生的文化基础之一。

《寒月芙蕖》在稿本中被涂改为《济南道人》的题目。这个涂改可能出自蒲松龄,也可能出自后人的手笔。在人物刻画上,《寒月芙蕖》较之其他描写幻术的小说结构更完整,幻术更丰富,同时注意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写,开首济南道人另类的衣饰打扮和结尾对于吝啬官员的调侃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济南道人者,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冬夏着一单袷衣,系黄绦,无襦。每用半梳梳发,即以齿衔髻际,如冠状。日赤脚行市上;夜卧街头,离身数尺外,冰雪尽。初来,辄对人作幻剧,市人争贻之。有井曲无赖子,遗以酒,求传其术,弗许。遇道人浴于何津,骤抱其衣以胁之。道人揖曰:“请以赐还,当不吝术。”无赖者恐其绐,固不肯释。道人曰:

“果不相授耶?”曰:“然。”道人默不与语;俄见黄绦化为蛇,围可数握,绕其身六七匝,怒目昂首,吐舌相向。某大愕,长跪,色青气促,惟言乞命。道人乃竟取绦。绦竟非蛇;另有一蛇,蜿蜒入城去。由是道人之名益著。

缙绅家闻其异,招与游,从此往来乡先生门。司、道俱耳其名,每宴集,辄以道人从。一日,道人请于水面亭报诸宪之饮。至期,备于案头得道人速客函,亦不知所由至。诸客赴宴所,道人伛偻出迎。既入,则空享寂然,榻几未设,或疑其妄。道人顾官宰曰:“贫道无僮仆,烦借诸扈从,少代奔走。”官宰共诺之。道人于壁上绘双靡,以手挝之。内有应门者,振管而启。共趋舰望,则见憧憧者往来于中;屏幔床几,亦复都有。即有人传送门外。道人命吏胥辈接列亭中,且嘱勿与内人交语。两相授受,惟顾而笑。顷刻,陈设满亭,穷极奢丽。既而旨酒散馥,热炙腾熏,皆自壁中传递而出。座客无不骇异。亭故背湖水,每六月时,荷花数十顷,一望无际。宴时方凌冬,窗外茫茫,惟有烟绿。一官偶叹曰:

“此日佳集,可惜无莲花点缀!”众俱唯唯。少顷,一青衣吏奔白:“荷叶满塘矣!”一座皆惊。推窗眺瞩,果见弥望青葱,间以菡萏。转瞬间,万枝千朵,一齐都开;朔风吹面,荷香沁脑。群以为异。遣吏人荡舟采莲。遥见吏人入花深处;少间返掉,素手来见。宫诘之,吏曰:“小人乘舟去,见花在远际;渐至北岸,又转遥遥在南荡中。”道人笑曰:“此幻梦之空花耳。”无何,酒阑,荷亦凋谢;北风骤起,摧折荷盖,无复存矣。

济东观察公甚悦之,携归署,日与狎玩。一日,公与客饮。公故有家传良酝,每以一斗为率,不肯供浪饮。是日,客饮而甘之,固素倾酿。公坚以既尽为辞。道人笑谓客日:“君必欲满老饕,索之贫道而可。”客请之。道人以壶入袖中,少刻出,遍斟坐上,与公所藏,更无殊别。尽欢始罢。公疑焉,入视酒,则封固宛然,而空无物矣。心窃愧怒,执以为妖,笞之。杖才加,公觉股暴痛;再加,臀肉欲裂。道人虽声嘶阶下,观察已血殷坐上。乃止不答,逐令去。道人遂离济,不知所往。后有人遇于金陵,衣装如故,问之,笑不语。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济南府有一位道士,不知是哪里人,也不知姓名。无论冬夏,他只穿一件夹衣,腰系一根黄丝绦,不穿别的套裤与短袄。经常用半个梳子梳理头发,便把梳齿插在发髻上,像帽子一样。他每天光着脚行走在街市上,夜间便睡在街头,在身体四周数尺之内,冰雪无不消溶。道士刚来到济南时,往往给人表演幻术,市民都争先施舍钱财。有一个里巷间的无赖少年,送来些酒,请求把幻术传给自己,道士没有答应。一次遇上道士在河边洗澡,无赖突然抱走衣服要挟他。道士拱手作揖说:“请还我衣服,我会教给你的。”无赖怕道士骗人,坚决不还。道士说:“你真的不还吗?”无赖少年说:“对。”道士默不作声,不久便见黄丝绦变成一条蛇,身粗可达数握,在无赖少年身上绕了六七圈,昂起头来,怒目而视,朝他脸上吐着芯子。无赖少年惊愕异常,直身跪下,脸色发青,呼吸急促,一味只说“饶命”。道士于是终于拿回黄丝绦来,原来黄丝绦并不是蛇,另有一条蛇弯弯曲曲地爬进城去。由于此事,道士更加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