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九十年代(三)(第5/6页)
康敏道:“玉树你放心,以后再有人说你不厚道之类的,我第一个就不答应!”
“就是,说得没错!”有人附和,“当初我就说玉树哥不是那样的人!如今大家都知道错了,玉树哥大人有大量,这次就算了吧?”
玉树笑道:“误会解开就好了。要我继续收购药材,可以,但是我有句话要说在前面。”
他顿了顿道:“最开始收购药材的时候呢,当天就收新鲜的,是因为怕你们不放心我,所以我才当天收当天给钱,现在你们都知道我不是吹牛了,这药材呢,我还是收新鲜的,但是要收洗干净晾干了的。价钱呢,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两分钱。”
一开始大家听到他现在要收洗干净的,都有些不太乐意,后面他说提高收购价,这才又高兴起来。
其实这也是康静跟康玉树说的。
若是他们收新鲜没洗的,加大工作量不说,那带着的泥巴都占了不少重量,现在收干净的,虽然提高了两分钱,但是算下来不会吃亏。
“那俺们堆在家里的药材怎么办?玉树哥也收吧?”有人问道,这是大家都担心的问题,这些药材镇上那老板都不收,玉树会收吗?要是他不收,岂不是得坏了?
玉树要做人情,这药材当然得收。但是他也摸到了做生意的小窍门。一昧地给甜枣是不行的,人心都是不足的,有时候也需要敲打一下。
“这些药材因为你们自己处理的,品相可能不太好,这样吧,都是一个村的,你们挖这些药材也不同意,都送过来吧,但是我不能保证收购的价钱,要看过之后才能确定。”
听他说要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就算是价格低点,也总好过烂在手上卖不出去。
没想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来还以为做不成生意了,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反转。
没两天康静一家人就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了,原来是白叔收购价太低了,所以他们才转回康玉树这里来。
康静知道原委之后,一时间怔得说不出话来。很明显,白叔是故意压价的,这些药材就算是品相差一点,也不会那样低。
她说不幸,也幸运,有一对明事理坚忍不拔的父母,还两辈子都遇到贵人。
康玉树和冬梅也知道了。
“白先生真是…”康玉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冬梅道:“下回你去镇上,买些布回来,我给白先生做双布鞋。”
康玉树连连点头。
挖草药是有时间限制的,过了秋,进了冬天就不好挖了。
但是一个秋天下来,康家已经攒够了修房子的钱。
其实康玉树他们要是肯搬出来,康静是不太愿意修黄土房的,但是这就是父母的故乡情结,她只能依着父母的想法。冬天正好可以该房子,地里没什么事了。
决定要重新修一栋房子时,康玉树整个人高兴得都在发光。就连冬梅都高兴得红了眼睛,这些年过得艰苦,总算是要苦尽甘来了。
但是康玉树临时改变了主意。
他和冬梅商量了一下,决定不盖黄土墙了,要用石头盖一座石头墙。
这样的房子坚固,比黄土墙瓦实。
镇上有不少人家都是石头房子,但是在他们村里,还没有人盖过石头房子,大家都是黄土屋。。
要是石头都请人去捡的话,就太花钱了。
康玉树和冬梅两口子一个冬天都在捡石头,这里的石头不太好捡,要捡就得走二里地,去一条干枯的河床捡。
好在家里买了马,可以用马来拉。
一个冬天下来,马都累瘦了一大圈,将康玉树心疼得不行。
好在石头是捡够了。
趁着还不到春种时间,康玉树从隔壁请了泥瓦匠,又请了村里人帮忙,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就开始动工了。
房子修起来很快,大半个月就成形了。
康静早就开学了,因为康玉树忙着盖房子,没空去接她,两个星期后她和妹妹回到家时,就看到一座漂亮的石头房子矗立在距离她家原来的黄土屋不远的地方。
虽然隔得不远,但是若是再发生山体滑坡,她家的新房子不会受到影响。
这房子修好不像后来的商品房装修之后要晾几个月才能住,修好之后将地夯实,挑一个黄道吉日就可以搬进去了。
因为修了石头房,谁都在猜康家确实是挣了大钱。这样气派的房子,谁看了都眼红。
可是没办法啊,谁叫人家有门路呢。
这石头房盖了三间,还有一个小偏房,是厨房。
康静带着妹妹参观她们的新家,厨房不像以前那样那样逼仄,宽敞明亮,还有一个新打的灶台,上面架了两口铁锅。
“你和妹妹一人一间房。”冬梅在灶台上忙活。
“咱们要办酒席吗?”康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