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九十年代(三)(第6/6页)
这里的风俗就是搬新家要办酒席的。
冬梅摇头,“修这房子不少钱呢,现在都没剩下什么了,春天不好挖药材,你爹的意思是这钱要留来做本钱的。”
办酒席就是为了图个热闹,想要像后来那样收份子钱,估计份子钱都还不够办酒席的。酒席办差了,别人要笑话,办好了,自家都得去借钱来办,通常都是办完一场酒席,人基本累瘫,钱也基本花完,还欠一屁股债。
而村里人都只道她家挣了大钱,修了新房子,还搬了进去,为了风光,扬眉吐气,肯定是要大肆办一场酒席的。到时候他们可就能有口福了,这办酒席讲究有酒有肉,不少人都伸长了脖子,就等着康玉树家办酒席,到时候还吃个席面。
可是左等右等,都没等来消息。
后面有人忍不住去当面打听,这才知道他们家根本就不打算办酒席。
抠!实在是太抠了!
挣了村里人这么多钱,连一场酒席都舍不得办!
人大抵都是这样的,不患穷而患不均。大家一起穷可以,甚至你比我更穷也可以,但是你不能比我富!
村里人当面奉承,背后就凑到一堆嘲笑康家吝啬。
而前面想将康静说给她儿子的赵婶又动了心思。现在康家这样有钱,康静已经成了香饽饽了,她得动作快点才行。
赵婶请了媒人上门说和,但是媒人刚坐下还没喝上一口茶水,一说自己的来意,就被冬梅客气而坚决地请出来了。
冬梅直接放了话,自己女儿是要读书的,现在谁也别想打她主意。
这事情一传出去,大家都在笑话赵婶,也不看看自家什么条件,康玉树家现在眼看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会将女儿嫁给她家这种一穷二白的人家吗?做什么美梦呢?
赵婶气得无可奈何。
不过这样一来,谁都不敢贸然请媒人上门去提亲了。
春天很快过去,夏天来临。
康静记得很清楚,前世也就是在这个夏天,她娘生了病,一直到她初二开学,都没能好起来,所以她将学费拿去买药了。
不过这年冬梅没有生病。她现在过得比以前不知道轻松了多少倍,虽然地里还种着庄稼,但是这些庄稼对于她和康玉树来说,只是再轻松不过的活计了,相对比从前。加上住进了新家心情舒畅,更不会生病了。
春天有春天的药材,夏天也有夏天的。
康家的药材生意一直在做,只不过春夏的生意没有秋天好。
而就在这年秋天,曾经将康静骗出去的邻居姐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