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转战千里(第6/9页)

从前元军南下灭宋时,攻下这里,只用了不到三日。

于谦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移师北上,仗着波涛汹涌和地势之利,与元军周旋。

临走前,他告知庆元全城百姓,时局危矣,敌军将至,有意随他们撤退者可随行。

城中百姓闻言,十室去之七八。

留下的二三成,实在是故土难离,或者根本无法行动之人。

这日,谢翱清点完军需,过来问于谦:“城中囤积着大量粮草器械带不走,怎么处理?”

于谦想了想:“就放在那里不动。”

谢翱大惊:“东西留在这里,等敌人打入城,岂不是平白资敌?莫如一把火烧了!”

于谦静默了片刻:“资敌便资敌吧。”

“若放火烧之,元军进来一无所获,必定恼怒,转而进犯勒索城中百姓。还有许多人都留在这里,无法随我们离去。”

谢翱叹了口气:“好。”

天幕上。

众人对此议论纷纷。

【北齐神武帝高欢】:唉,不应该把东西留下的。

【北齐神武帝高欢】:张珪在临安城中被困日久,粮草所剩不多。加上现在也不是收获季,于谦若一把火烧了粮仓,至少能阻挡一阵元兵进攻的步伐。

【北齐神武帝高欢】:至于城中百姓,反正都救走七八成了,剩下的不幸死去,只能说时也命也,大不了日后再打回来给他们复仇就是了。

【魏武帝曹操】:孤同意高欢所说。

【魏武帝曹操】:慈不掌兵!

【燕成武帝慕容垂】:于谦,你现在回去放火还来得及!

【宋仁宗赵祯】:离谱,上面这都是些什么人呐。

【宋仁宗赵祯】:合着死的不是你们家百姓,你当然毫无感觉!

【秦孝公嬴渠梁】:于谦这么做,从战略上来说确有不妥。

【秦孝公嬴渠梁】:但把本王换到他的位置,本王也会做出一样的抉择。

【武悼天王冉闵】:孤也一样!

【唐玄宗李隆基】:所以,这就是冉闵你把粮食全分给百姓,结果自己没军粮了,突围不成功被乱军杀死的原因所在?

【武悼天王冉闵】:???

【周世宗柴荣】:对于于谦的人格,朕表示万分敬佩。

【周世宗柴荣】:但对于平虏军的未来,朕并不是很看好。

【唐太宗李世民】:主帅文天祥都死了,宋都亡了三年多了,平虏军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吗。。。

【宋孝宗赵瑗】:不管了。

【宋孝宗赵瑗】:反正相信于谦,于谦一定可以创造奇迹的。

【魏武帝曹操】:这个赵瑗,真是于谦的脑残粉了,朱祁钰都没你敢吹。

【景泰皇帝朱祁钰】:???

【景泰皇帝朱祁钰】:曹孟德,你不要挑拨朕和廷益之间的关系!

【景泰皇帝朱祁钰】:@于谦,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朕永远相信你。

于谦从天幕中收回目光,转头望向整装列队的平虏军,神色只余下了一片肃然。

“随我启程,北上京口!”

京口不仅是大运河的顶端,长江防线上最险要的重镇之一,也是宋武帝刘裕起兵的龙兴之地。

为了打下这处军事重镇,于谦在广陵一带布下疑兵,作大举之势,调走了一部分京口守军,并迅速占领了一座居高临下、悬临江中的浮山。

浮山之前,有一条入城的必经之路,堤坝极为狭窄,只能容忍数人并肩通过。

待守军回援时,众人纷纷从山上连射弓弩,喷发火器,将这支元人队伍纷纷逼入江中,而后换上对方衣衫,乔装打扮,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入城中,诱杀城主,夺下城池。

接下来的日子,于谦坚壁清野,据险固守。

并效仿当年焦山一战的旧事,横江布下无数铁锁拦截,搁置江心石台若干,阻断元军的进攻。

每日江上白浪翻涌,炮火震天,来来又去去,张珪屡次进兵,皆被铁锁搞得人仰船翻,只得暂且按兵不动。

然而他不动,并不代表于谦也不动。

在一个寂无人声的深夜,于谦带着体量较小的船只若干,绕开了铁锁阵,水疾轻舟,直奔广陵。

广陵此前已经被平虏军故布疑阵许多次,早就对来来去去的传讯感到不耐烦,这时,听闻有敌人行迹,也当作如往常一般的骚扰信息,懒得理会。

一直到兵临城下,在晨光熹微中发起了冲锋,仍旧没反应过来。

就这样,于谦在极短的时间内先后拿下了京口、广陵。高邮地区与此二地,素来互为犄角之势,知道只剩自家绝对顶不住,干脆一纸传书,就这样降了。

长江上游诸城,初步已经连成了一片。

天幕前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