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费玛迷失在森林里(第6/7页)
[1] 君特·格拉斯(1927——),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等。参加过希特勒青年运动,十六岁应征入伍,在战斗中负伤并被美军俘虏(1944——1946)。
[2]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在德军服役六年,所写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德国艰苦生活的讽刺小说取得广泛成功。作品有《火车正点》(1949)、《亚当,你到过哪里?》(1955)等。
[3] 独立战争,即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建国后与阿拉伯国家发生的第一次战争,从1948年5月15日开始,到1949年7月20日结束,以色列获胜。
[4] 《帕尔马赫之歌》中的歌词。
[5] 摩西·莱文杰拉比(1935——),生于耶路撒冷,希布伦极端右翼定居者的领袖。
[6] 梅厄·卡亨拉比(1932——1990),生于美国,在美国创建犹太防御联盟。1971年移居以色列,后在以色列创建了一个极端右翼的党派,并于1984年进入以色列议会。他所创建的党派由于反阿拉伯的种族煽动于1986年被宣布为非法。1990年在纽约遭一埃及杀手杀害。葬于以色列。
[7] 乔治·斯坦纳(1929——),英籍犹太裔文学批评家,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反对以色列人。
[8] 阿米尔·吉尔博亚(1917——1984),以色列诗人,主要作品有《朕兆》(1942)、《七块领地》(1949)、《清晨之歌》(1953)等。
[9] 吉乌拉·科亨(1925——),以色列女政治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以色列政界最活跃的人士之一。
[10] 纳塔尼亚,以色列中西部城市,位于特拉维夫雅法与海法之间的地中海沿岸。
[11] 可食,符合犹太教饮食规定的洁净食品。“可食”现已作为一种比喻,表示“可靠”、“正统”、“纯洁”之意。
[12] 利维坦,犹太教神话中的一种兽。各种资料以利维坦为鲸、鳄鱼或蛇,众说不一。
[13] 《塔木德》,犹太教的口传律法总集,是犹太教仅次于《托拉》的主要经典,也被称为“口传《托拉》”。
[14] 撒拉弗,一种生有六个翅膀的天使,于上帝呼召以赛亚作先知的时候在上帝的宝座旁边侍立。见《旧约·以赛亚书》六章。
[15] 尤里·茨维·格林伯格(1896——1981),杰出的现代希伯来诗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强烈主张犹太人拥有自己的家园,强调作为犹太民族语言的希伯来语的复兴,这一切都成为其诗作所表达的主题。主要作品有《严重威胁和月亮》(1925)、《男子气在增加》(1926)、《军团幻景》(1928)、《家犬》(1929)等。
[16] 语出《新约·马太福音》五章三十九节: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17] 基什尼奥夫,前苏联摩尔达维亚首都。1903年4月6日于基督教复活节时这里曾发生了一起残酷迫害犹太人的事件,欧美社会舆论深为震惊。1905年10月席卷俄国的反犹浪潮也波及基什尼奥夫,共造成该市多名犹太人被打死打伤。
[18] 即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约1595——1657),哥萨克人首领(1648——1657),曾大肆屠杀犹太人。
[19] 对着墙壁小便的人,即男丁。
[20] 信仰者集团,以色列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的一个兼具定居与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出现于1968年。该组织强调“以色列国土的不可分割性”、“全部以色列国土都是犹太人民的专有财产”,反对撤出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中所占领的任何一部分阿拉伯土地,认为犹太人和以色列政府有权尽量征收这些地区的阿拉伯人地产,不受限制地在这些地区建立犹太移民定居点,使这些土地上的犹太人口和阿拉伯人口比例最终变得对犹太人有利,并将这些地区正式吞并。
[21] 犹大·哈列维(约1075——约1141),西班牙希伯来语诗人、中世纪犹太哲学家。其许多诗歌日后都成为犹太会堂礼拜仪式的内容,为人们永久传唱。
[22] 即犹大·罗尔(约1520——1609),《塔木德》学者、犹太哲学家。通称马哈拉。1553年作为捷克尼科尔斯堡拉比享有声誉。1579年起担任布拉格犹太大拉比,直至逝世。他认为,犹太人在圣地以外的生活属于一种不正常状态,犹太人要想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就必须结束这一非正常生活状态。
[23] 西奈山,上帝授摩西十诫之处。见《旧约·出埃及记》十九章。
[24] 不可杀人,十诫之一,见《旧约·出埃及记》二十章十三节。
[25] 约瑟·哈伊姆·布伦纳(1881——1921),以色列作家,现代希伯来小说的开拓者之一,生于乌克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尖端四周》、《伤痛和死别》,中篇小说《在冬天》、《神话》和《从各地而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