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府衙内陷入迷局(第5/8页)

狂风吹尽,树叶纷落,一切在月光的洗礼下变得透明。

在易厢泉的提示下,夏乾明白了青衣奇盗的诡计。

易厢泉显然是明白的,他听小泽说了庸城府衙的事,迅速做出判断,在浑身麻痹时却依然努力盯着《项羽本纪》。

这就是易厢泉的提示。

野史记载,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在霸王被困垓下时以蜜汁书写“霸王死于此”,遂招致蚂蚁。蚂蚁嗜糖,于是围成了字形。项羽不知,又过度迷信,自以为天真要亡己,军心涣散回天乏术,不久失败,自刎乌江。

古人今人都逃不过心理的暗示。纵使历史的教训数不胜数,也依然难以走出逻辑的怪圈。蚂蚁嗜糖不过是自然现象,项羽信天,见此征兆必以为天要责罚。

此事与今日的事件过于相像。

青衣奇盗正是利用这一点。

犀骨筷被糖水浸过,而蚂蚁嗜糖。于是青衣奇盗放蚂蚁来辨认,最后由猫从守卫中把犀骨筷带出来——如此理论,天衣无缝。

项羽迷信上天征兆,而庸城府的所有守卫呢?办案之人往往“迷信”于自然规律。青衣奇盗在庸城府的偷窃,根本是个骗局。

犀骨筷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东西,保存千年,是否被糖水长年浸泡也未可知。就算真的被糖水浸泡过,放了这么久,又能残存多少甜味?蚂蚁纵然嗜糖,当亿万蚂蚁布满万根犀骨筷,肉眼所见,真正的犀骨筷与赝品所沾蚂蚁数目的差别,根本就不会太大。

那只猫是如何快速辨认出真品的?

不能辨别。那只酷似吹雪的白猫叼走的根本就不是真品。

这种盗窃方法闻所未闻,一切又发生得如此之快。蚂蚁嗜糖本是自然规律,猫的出现,对于误导守卫的思维起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守卫先有了蚂蚁嗜糖的概念,潜意识就会顺着这条思路走下去,认为自己的猜想“青衣奇盗就是利用蚂蚁嗜糖辨认出了真品”是正确的。

于是事情继续下去,就演变成了几十人拼命出城追赶那只猫的闹剧。

青衣奇盗这一招非常冒险,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极易让人走入误区。官员和守卫在府衙忙了好几日,今天又在院子里连站了好几个时辰,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经紧绷,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人阵脚大乱。此事和用兵打仗又完全不同。守卫根本不知道敌人在哪儿,不知道他会做些什么。当戌时来临,一件又一件意外发生,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又太短,而且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

这就是青衣奇盗的狡诈之处。手法越华丽复杂,可行性就越小。青衣奇盗上演的几出大戏根本就偷不走犀骨筷,但只要在短时间内骗过了衙门的人,他就能成功。 在白猫叼走犀骨筷之后,守卫顿时陷入混乱。赵大人心细,发现了白猫只叼走了一根犀骨筷——他临危不乱,夏乾很是佩服,却遗憾他没有深想一步。

正因为这一根犀骨筷,青衣奇盗又导演了第二个骗局。

曲泽反复强调,易厢泉在被发现之前,一直身处昏迷之中,是受伤才疼醒的,又因伤口沾毒再度陷入昏迷。

这样,事实就清楚了。

易厢泉早就陷入昏迷了,之后才被青衣奇盗带到巷子里去,将其随身的剑拔出——让大家以为他们进行了打斗。青衣奇盗故意让人看见自己从易厢泉那儿取到了另一根犀骨筷,让守卫追赶自己,跑到西街。

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

夏乾想起了那天晚上自己与易厢泉的对话。他问易厢泉,究竟如何才能把犀骨筷辨认出来并且带走?易厢泉回答,没有任何办法,唯有一根一根地辨认才行。

那两根真正的犀骨筷是真的混在了赝品中,包括易厢泉本人也难以辨别。青衣奇盗在巷子里从易厢泉身上拿的那根犀骨筷,也是假的。杨府尹对于犀骨筷被易厢泉分开放的推论,不成立了。

青衣奇盗上演的第三出闹剧,就是用灵猫香引来七节狸推翻街灯导致全城多处失火。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圈套。

昨日深夜,夏乾和易厢泉在街上碰到了青衣奇盗,这不是巧合,青衣奇盗为的就是将大家的目光引到街灯和香料上来。

今日在府衙,夏乾和方千闻到灯油的浓烈香气,知道是曼陀罗的残渣,就断定这灯油有问题,故而决定将旧灯油倒去,换上新的。这也是青衣奇盗加入麝香的原因:单纯的曼陀罗香气不重,麝香浓郁刺鼻,只要一闻,会更让人觉得这灯油会导致人昏迷。

一切全是误导。

其实旧灯油是没问题的,新的灯油才有问题。显然在昨日库房失窃的时候,青衣奇盗直接把灵猫香掺入库房的新油中去。

赵大人断定旧灯油有问题,必定下令全部换新的,殊不知正中青衣奇盗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