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府衙内陷入迷局(第6/8页)
青衣奇盗既要放火,就要换掉灯油;而他半夜三更亲自往所有的街灯中放入灵猫香,定然不现实。最省事的,莫过于借了守卫的手,行自己的方便。
前一晚青衣奇盗在棚顶现身,也是做给夏乾和易厢泉看的。
夏乾如今回想,更是汗毛竖立。青衣奇盗昨日现身,除了让人以为是灯油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易厢泉打了青衣奇盗一镖。
那么青衣奇盗中镖了没有?夏乾觉得,没有。如果他们展开全城搜索,目标过大,因此会寻找手臂受伤的人来缩小搜查范围。官府一旦如此行事,那么青衣奇盗就会逃过一劫。
真是一举两得。
夏乾突然觉得一切都很可怕。易厢泉说过,青衣奇盗只有一天的时间去思考对策,但是对方竟然设计出了这种复杂的圈套。
如此纷繁的手法不能掩盖住一个事实:青衣奇盗自有他的目的。如果三起事件合起来看的话,就不难得出最后的答案。
庸城府蚂蚁事件的最后结果,是三十个守卫出城追捕;全城纵火事件,调动了大批守卫去灭火;巷子里的易厢泉昏迷事件,使最后一部分守卫,包括方千和两位大人,去彻夜搜查西街。出城、灭火、搜街,八十名守卫各有任务。
如此算来,现在还守护在庸城府的有多少人?五个?十个?
一切都清楚了。
青衣奇盗的三出戏码,就是为了调虎离山。
在派人追去西街的时候,官府已经很难再派出空闲人手了。如今真正的犀骨筷还在庸城府衙内,却没几个人看守。只要放倒那几个侍卫,青衣奇盗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在院子里进行偷窃。
易厢泉说过,辨认真品最快也要八个时辰。夏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打着灯笼一个个地辨认真伪,他觉得不止八个时辰。可是远观烟雾,火势并没有增大的趋势,纵使今日风大,要扑灭火焰,八个时辰,到时候天都亮了。
最多留给青衣奇盗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青衣奇盗到底要怎么做呢?夏乾摇了摇头,不对,现在不是关心青衣奇盗的时候,而是自己应该怎么办!
如果火被扑灭,也许就会有守卫回到庸城府;西街追捕不利,也许也会有人回到庸城府;易厢泉醒来,事情败露,还会有人回到庸城府。总之,若青衣奇盗执意偷窃,就会知道夜长梦多,必须在有人回来或者发现之前速速行动。
夏乾心慌了,一刻也不能耽误!现在庸城府就如同个空城,是下手的最好时机。
可是自己能做什么?叫人来不及,而且人马各有任务,根本调动不了多少。况且人多容易打草惊蛇。难道坐以待毙?现在,自己是全城唯一有时间、有能力阻止青衣奇盗的人。但是自己脑子没有那么好使,而且手无寸铁,如何对付身手非凡的江洋大盗?
实在不行……去看看也好。
他起身,打算去看看大盗长什么样,再回家睡觉。这才是夏乾的作风。
但他刚一抬眼,就看见了树下的木头箱子。
记得他下午来这里时,这个箱子就在。箱子做工精致,体积大,上面有古老的花纹。夏乾细看,箱子分外眼熟。
这是他家的箱子,就放在自家的书房里,存放常年积攒的欠条。
端起箱子,感觉不重,里面似乎放了分量挺轻的东西。借着月光,夏乾打开了箱子——
里面是他的柘木弓。
夏乾的父亲早年在洛阳拜了赫赫有名的邵先生为师,即易厢泉的师父。那时邵雍还年轻,夏乾的父亲更加年轻,不务正业,倒是对象数、算卦之类颇感兴趣,故而拜师。不久后就不再学习,反而开始从商,竟然创下万贯家业,成了江南有名的大户。
在这个尚文的年代,各路文人辈出,尤其是江浙一带,风流才子数不胜数。夏乾纵然受过良好教育,但他不想读书,不想经商。看店的时候说要读书,读书的时候嚷着要看店做生意,实则碌碌无为。
夏乾终日不求上进,不理家业。夏母时常抱怨,自己的儿子是个典型的败家子。从另一面来说,他虽然呆呆傻傻但是为人正直,好奇心旺盛也敢于冒险。若说技能,当数射箭为上乘。
夏家家大业大,夏乾用得起好的弓箭,请得起好的师父。孩子的唯一一点正经喜好,做父母的并不反对,乃至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天资聪颖,又感兴趣,久而久之,夏乾的箭术在江南一带也是小有名气。然而夏乾没有实战经验,随着西北战事愈演愈烈,夏乾也“蠢蠢欲动”,父母自然不肯让独子有这种念头,遂禁止他再携弓狩猎。
夏乾没有办法,只好在自家的院子里引弓射箭,白日去射柳叶或者杏花,或者让弓箭没入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