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版评论摘要(第2/3页)
(西班牙《大众日报》2010年5月11日)
余华已成为中国最成绩斐然的、最受赞扬的小说家之一。现在,他最知名的作品《活着》登陆西班牙。这本书讲述了在中国二十世纪那段艰难暴力的时期中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
(西班牙《宪报》2010年5月12日)
《活着》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这是一部描绘20世纪中国惨淡生活的作品……这部小说是一首对于一个无限匮乏的年代的赞歌。主人公虽然有着种种恶行,但是在文革的大背景下还是学会了如何生活。
(西班牙《今日报》2010年5月5日)
余华采取了主人公福贵自述的方式,福贵生动的日常化语调及其对命运的屈服,向人们展示了将苟活作为唯一生活目标的状况。使作品显得更深刻。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过去50年的历史类似于《幸运的汉斯》的变形,因为不仅财富越来越少,人们也迷失在日常生活中。生活的智慧是否至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胜利?
(瑞士《Neue Mittelland Zeitung》1999年1月19日)
因为古老文化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言和多彩的图画,这个感人的中国人的生活故事让人信服。在残忍的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背景下,主人公的生活勇气令人惊讶:这是一部特别的小说,一部既能使年轻一代也能使年长的读者感动的震撼心灵的小说。
(瑞士《Schweizei Bibliothekdienst》1998年3月)
人们对于电影的信赖极大地减少了阅读小说的乐趣。相反,关于语言的,优美诗篇的激情通过阅读得以保留。阅读这本小说是一项极大的成就……福贵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晚年只能同一头老牛度过,作者对于这种生活艰辛的描述却是用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我是有时候想想上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这是福贵对自己的评价。读者可以把这当做余华铺设的情节和语言方面的线索。
(奥地利《普通报》1998年3月20日)
余华以简单而强烈的笔触饱含感情又理智地讲述了有关生活和意志的一出悲喜剧式的寓言,并且成功驾驭了这种写作方法。除去作为背景的家族史,作品附带的描写中有对中国革命社会、意识蒙蔽和政治宣传的批评。
(德国《基尔新闻》1998年3月12日)
虽然余华肯定从没听说过汉斯·雅各布(1622-1676年)笔下的格林美豪森,但他对老人生命的最后40年的描述是格林美豪森式的。曲折发展的中国历史包括人类天性的美好和攻击性,里面涉及的所有的山谷,深渊,平地,陈腐,矛盾和残忍都使得真正的作品主人公——格林美豪森的经历看起来像是出迷你戏剧……早起阅读时期还没出现电视机,人们渐渐地不能自然地大笑或哭泣,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早期阅读的乐趣,读者将怀着羞愧的心感受到深入的、超智慧的、四重奏式的“文学评论魔力”,同时被简单的,但真实感人的中国式生活所影响。
(德国《纽伦堡日报》1998年2月21日)
一位老人向一位年轻的故事搜集者讲述了他生活中的一天和整个人生,作家余华以这两个层面为基础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小说《活着》。题目中的感叹号代表什么呢?生活超越一切财富,或者生活能带来有价值的财富?不惜一切代价地或者?
(《西德普通报》1998年3月6日)
这部小说给出了有关生活的感人的观察,除去一切距离生活仍是可接近的,可见的。有些人类的常理在所有地方都一样。当我们自然地向他人告知某事时,可以越过国家和种族的界限互相理解。余华正是进行这种坦诚的交流。在这个意义上他完成了一部令人振奋的作品。
(德国《每日镜报》1998年7月5日)
因为它是文学作品,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因为作者这样富有同情心地描述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的历史,能够给人以安慰,因为我们从农民福贵身上获得的安慰是一种美好的感受……本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
(德国《柏林日报》1998年1月31日)
这部小说把我们带到了中国,从欧洲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遥远的,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的人,一般会拿起报纸阅读相关的信息。如果这本书只是以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为目的,对读者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我们不只是期望获得有关人种学和社会的情况。我们希望了解我们能够理解并追寻的一段历史和人类命运。小说作家余华在这两方面都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为传统的读者提供丰富的人类历史,没有忽视好学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