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界 第三十三篇(第10/24页)
[204]指弗尔齐埃里·卡尔波里(Fulcieri da Calboli),为黎尼埃里·卡尔波里之孙,曾为各地法官,于一三〇三年为佛罗伦萨法官,受黑党之煽动,大治白党之罪。
[205]佛罗伦萨为群狼之窠,故称森林。
[206]以下所提及之人,均在波河、亚平宁山、雷诺河与亚得里亚海之间,即罗马涅之居民也。
[207]黎齐奥(Lizio di Valbona)、阿利格(Arrigo Mainardi di Bertinoro)、彼埃尔(Pier Traversaro)为腊万纳贵族;圭多·卡尔庇涅(Guido di Carpigna)为蒙泰菲尔特罗人。以上皆过去罗马涅显要,其子孙则皆腐败矣。
[208]法勃罗(Fabbro Lambertazzi),罗马涅之吉伯林派领袖;伯尔纳尔·丁(Bernardin di Fosco),法恩扎人,曾为锡耶纳及比萨之高等法官。举此二贤,后起不知在何日。
[209]圭多·普拉塔(Guido da Prata),腊万纳与法恩扎之间人;乌格林·阿佐(Ugolino d’Azzo),原为佛罗伦萨人;斐得利哥(Federigo Tignoso),里米尼贵族;特拉维尔萨里(Traversari)、阿纳斯塔吉(Anastagi)为腊万纳二大族,均吉伯林派(无后人,言其后人无祖上之美德也)。
[210]伯莱提诺罗(Brettinoro=Bertinoro),罗马涅之小城,圭多·杜卡之故乡。
[211]巴涅卡瓦罗(Bagnacavallo)、卡斯特罗卡罗(Castrocaro)、科尼奥(Conio)皆罗马涅境内之地,其贵族(伯爵)均有恶名,后巴涅卡瓦罗贵族断绝,其他二地仍一脉相传。
[212]帕格尼族之马吉纳尔多(Mainardo Pagani)统治法恩扎(称魔鬼者言其狡狯),其子孙断之者尚好,但不无可议之处耳。
[213]乌格林·范托林(Ugolino de’Fantolini)为善良之武士,其二子均早死。
[214]以上圭多·杜卡咒骂罗马涅之腐败,可参见《地狱》第二十七篇。
[215]此该隐杀死其弟亚伯后所说,见《创世记》第四章第十四节。
[216]阿格劳洛斯(Aglauro),雅典王之女,因妒其妹赫尔塞(Erse)与雨神(Mercure)之恋爱,加以破坏,被上帝化为石头。见奥维德之《变形记》。
[217]参见前篇第一百五十七页注③。
[218]“照见一切者”指上帝。
[219]从早晨六时至九时,等于从下午三时至六时,言此时正为净界之下午三时,而在意大利为夜半也(下午三时至六时为黄昏)。
[220]但丁在净界山之路程,由东经北至西,在向阳的半边;自上午九时在惩骄层绕山向北偏西行,午后在惩妒层绕山向西北行,下午三时在惩怒层则近乎向西行矣。
[221]光线被镜面反射,几乎是不折不减的,和石子下坠地面,不能反跃至原有高度,现象自然不同。但丁意谓上帝(譬如太阳)是发光的,而天使则反射上帝之光。
[222]“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耶稣登山训众之语,见《马太福音》第五章第七节。
[223]“欢喜”因为可以上升,“得胜”指以善克恶,如《新约·罗马书》第十二章第二十一节所说:“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224]罗马涅的灵魂即前篇之圭多·杜卡,彼意地面上有许多东西(如财产、幸福)是某人所专有,不容他人共享,不容他人对之生觊觎和嫉妒。维吉尔解说给但丁听的(其实就是但丁的意见),说是有物质的财产和精神的财产,前一种之数量有限,会激起别人的嫉妒,后一种(如和平、知识、慈爱)若占有之人数越多,则每人之所有越丰富,盖相得益彰,取之无尽也。
[225]耶稣十二岁时,偕父母往耶路撒冷,及父母回家,他却偷偷地留在那里,在圣殿和教师们讲辩。后来他的父母又上那里去找他,此处是找到以后他母亲马利亚对他说的话。见《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四十一至五十节。
[226]指庇西特拉图(Pisistrato)之妻。庇西特拉图为雅典暴君,其妻向其请求惩戒一少年,因少年爱其女,情不自禁,公然拥抱之也。
[227]雅典城未立名以前,手艺女神(Minerva)与海神(Neptuno)争欲以己名为城名,于是各显神通,海神使地面走出一匹马,女神使地面长出一株橄榄树;经诸神评判,以树为优胜,遂名雅典(Atena);雅典者,女神之希腊文名也。
[228]圣司提反(Santo Stefano)为耶教中首先殉道者。见《使徒行传》第七章第五十四至六十节。
[229]在过去确有此种事实发生(非虚),但刚才之所见乃属错误(幻象)。
[230]惩怒层以“黑烟”象征“怒火”,愤怒之人每失去理智,类于盲人之妄行。
[231]“上帝的羔羊”指耶稣。《约翰福音》第一章载:“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又,“上帝的羔羊”(Agnus Dei)原为行弥撒礼时之祷词:“上帝的羔羊,他免除世人的罪孽,怜恤我们,给我们以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