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宫保爱才求贤若渴 太尊治盗嫉恶如仇(第2/4页)
那知这张李二公又亲自到厢房里来道谢,一替一句,又奉承了半日。姓李的道:“老兄可以捐个同知,今年随捐一个过班,明年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秋天引见,就可得济东泰武临道。先署后补,是意中事。”姓张的道:“李兄是天津的首富。如老兄可以照应他得两个保举,这捐官之费,李兄可以拿出奉借。等老兄得了优差,再还不迟。”老残道:“承两位过爱,兄弟总算有造化的了,只是目下尚无出山之志。将来如要出山,再为奉恳。”两人又力劝了一回,各自回房安寝。
老残心里想道:“本想再为盘桓两天,看这光景,恐无谓的纠缠,要越逼越紧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夜遂写了一封书,托高绍殷代谢庄宫保的厚谊。天未明,即将店帐算清楚,雇了一辆二把手的小车,就出城去了。出济南府西门,北行十八里,有个镇市,名叫雒口。当初黄河未并大清河的时候,凡城里的七十二泉泉水皆从此地入河,本是个极繁盛的所在;自从黄河并了,虽仍有货船来往,究竟不过十分之一二,差得远了。
老残到了雒口,雇了一只小船,讲明逆流送到曹州府属董家口下船,先付了两吊钱,船家买点柴米。却好本日是东南风,挂起帆来,呼呼的去了。走到太阳将要落山。已到了齐河县城,抛锚住下。第二日住在平阴,第三日住在寿张,第四日便到了董家口,仍在船上住了一夜。天明开发船钱,将行李搬在董家口一个店里住下。
这董家口本是曹州府到大名府的一条大道,故很有几家车店。这家店就叫做董二房老店。掌柜的姓董,有六十多岁,人都叫他老董。只有一个伙计,名叫王三。
老残住在店内,本该雇车就往曹州府去,因想沿路打听那玉贤的政绩,故缓缓起行,以便访察。
这日有辰牌时候,店里住客,连那起身极迟的,也都走了。店伙打扫房屋。掌柜的帐已写完,在门口闲坐。老残也在门口长凳上坐下,向老董说道:
“听说你们这府里的大人,办盗案好的很,究竟是个甚幺情形?”
那老董叹口气,道:
“玉大人官却是个清官,办案也实在尽力,只是手段太辣些!初起还办着几个强盗,后来强盗摸着他的脾气,这玉大人倒反做了强盗的兵器了!”
老残道:“这话怎幺讲呢?”
老董道:
“在我们此地西南角上,有个村庄,叫于家屯。这于家屯也有二百多户人家。那庄上有个财主,叫做于朝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二子都娶了媳妇,养了两个孙子。女儿也出了阁。
“这家人家过的日子,很为安逸。不料祸事临门,去年秋间,被强盗抢了一次。其实也不过抢去些衣服首饰,所值不过几百吊钱。这家就报了案。经这玉大人极力的严拿,居然也拿住了两个为从的强盗伙计。追出来的赃物不过几件布衣服。那强盗头脑早已不知跑到那里去了。
“谁知因这一拿,强盗结了冤仇,到了今年春天,那强盗竟在府城里面抢了一家子。玉大人雷厉风行的几天也没有拿着一个人。过了几天,又抢了一家子。抢过之后,大明大白的放火。你想,玉大人可能依呢?自然调起马队,追下来了。
“那强盗抢过之后,打着火把出城,手里拿着洋枪,谁敢上前拦阻;出了东门,望北走了十几里地,火把就灭了。玉大人调了马队,走到街上,地保更夫就将这情形详细禀报。当时放马追出了城,远远还看见强盗的火把。追了二三十里,看见前面又有火光,带着两三声枪响。
“玉大人听了,怎能不生气呢?仗着胆子本来大,他手下又有二三十匹马,都带着洋枪,还怕甚幺呢,一直的追去,不是火光,便是枪声。到了天快明时,眼看离追上不远了。那时也到了这于家屯了。过了于家屯再往前追,枪也没有,火也没有。
“玉大人心里一想,说道:‘不必往前追,这强盗一定在这村庄上了。’当时勒回了马头,到了庄上,在大街当中有个关帝庙下了马,吩咐手下的马队,派了八个人,东南西北,一面两匹马把住,不许一个人出去,将地保乡约等人叫起。
“这时天已大明了,这玉大人自己带着马队上的人步行,从南头到北头,挨家去搜。搜了半天,一些形迹没有。又从东望西搜去,刚刚搜到这于朝栋家,搜出三枝土枪,又有几把刀,十几根竿子。
“玉大人大怒,说强盗一定在他家了,坐在厅上,叫地保来问:‘这是甚幺人家?’地保回道:‘这家姓于。老头子叫于朝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于学诗,二儿子叫于学礼,都是捐的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