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要攫取太多,也不要甘于太少(第3/4页)
黄金律到底是什么?
你知道某种形式的黄金律远在耶稣时代就已经有了吗?他给我们的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形式,但以下是几个历史更悠久的版本:
他为别人寻求自己所渴望的好处。(埃及碑文,公元前1600年左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我们希望世人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就该怎么对待世人。(亚里斯多德)
各位可以看到,黄金律被确立为人类行止的一大定律已有数千年之久。遗憾的是,世人记得定律里的字句,却太常忽略了这条普世谕令的精神。
以下列说法,各位会更容易把它跟那种对你和别人都有帮助的行止联系起来:
黄金律的意思是,假如易地而处的话,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就应该怎么对别人。
想想这点。它不全然是你在《圣经》里会找到的黄金律,而是又往前跨了一大步,因为它意味着你要从对方的角度来判断别人的需求,以对方的眼光来看世界。
且容我在严肃的主题里加入一点儿戏谑的成分,这样可以帮助各位加深记忆。有个古老的故事,是关于一位传教士在南洋岛屿上对当地原住民传教。他特别把自己的黄金律版本教给了他们,也就是通行的版本:你要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别人。部落的酋长深受感召。有一天,他去敲传教士的门,说他带了一份礼物给传教士——礼物是另外六个太太!
把这个教训好好加以运用,你会看到付出的真正美好就在于,为对方付出他所需要的东西。
正是这种付出才跟补偿律完全切合,也符合明摆着的人类经验,这恰恰说明了,当付出真能满足需求时,要先付出才会获得。
我在本书跟各位谈过很多类似的付出实例,在此毋须重提。各位假如愿意回头去看看一些类似的实例,就会察觉到黄金律的踪影,会察觉到它跟另一句名言的关联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不应满足于人生桌上的丁点儿碎屑,也不应企图攫取得太多。黄金律似乎常展现出强大的夷平作用,以确保结果会是如此。它创造出一股恒常精神,会善意地考虑到他人的需求与权利,使本身真的有能力付出的感觉在受到黄金律所灌输的内心里油然而生,而没有想要获得的念头(狭隘的内心往往会把它扭曲为“攫取”)。付出是获得之母。有条财富的来回通道或许不会反映在膨胀的银行户头上,但倒是会反映在已知道这种财富的内心里。幸福、平静和健康就在其中,而光是在金钱上富有的人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这个道理。
建议你在社区里四处打探一下,找出某个把累积金钱当成生活目标的人。找出某个对任何数目的金钱都嫌太少、对什么数目都不嫌太多的人。而且,令人感叹的是,你总是能找出这样的人。问问他是怎么把钱赚到手的,他肯定是个没什么良心的人,因为当你的视线里只有一堆等着填满的空钱包时,良心就会碍事。
观察这个人。如果你想从他的灵魂里寻找温暖,你是找不到的,除非你们谈论的主题是钱;如果你想从他的笑容里寻找温暖、有人情味的款待,你是看不到的,他或许笑起来宛如鲨鱼……你会注意到,他所展现出的人生乐事少得可怜。噢,他或许会去体验各种昂贵的享乐,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人性的词义上来说,这种人不算是真正的人。他是自动化机器,一部赚钱的机器。但这个机器人会受到不少人羡慕。他们会以人们在他身上看到所谓的成功为榜样。
不幸福能叫成功吗?凡是真正有人性的人都知道,两者在有价值的人生中必然是结伴而行。认为拥有太多才是幸福的人,绝对不会幸福。要等到把黄金律的文字化为行动,并和他人分享幸福时,人才会真的幸福。此外,黄金律不像课税那样可以强制执行。当分享是自愿、除了付出就别无目的时,分享幸福才会带来幸福。
怎样的薪酬才算太少?怎样才算太多?
我很高兴自己的名字没有跟大企业扯上关系,几乎可以这样说,其中一个原因容我再说一遍:我总能毫无顾忌地指出,大企业应该要更大方地跟员工分享,不管是机会还是利润。
古代的船奴都是跟桨联系在一起,被喂食的东西也只够让他们活命。各位或许在撼动人心的故事《宾虚》中看过,当大船快要沉没时,没有人去帮划桨的人解开链子。他们跟着船一起灭亡,彷彿他们就跟机器没两样。在精神上来说,他们完全就是。
工业革命后一百年内的多数劳动条件令人想起了这种哲学。企业主靠尽可能压榨工人来牟利,给他们的却是能少则少。在我年轻的时候,这种做法还是所在多有。我能活着看到一些分享的精神进入工厂与办公室的世界,便把它视为一种福气。现在,我们会胆颤心惊地回头去看,人们以低到不行的薪水一天工作十二或十四小时,并纳闷儿我们怎么能笨成这样,看不出来这会同时对人与社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但现实就是如此。